中有載,「故事,閣臣密揭皆留中。」
所以,在後世的歷史教科書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清朝雍正皇帝創設「密摺制」是為密摺制度之濫觴,其實並不正確。
雍正皇帝創設「密摺制」只是把地方官員的密奏進行加強,在明朝時期,地方官員上密奏其實效果等於無,因為密奏送入京城後還是由通政使司接收並抄錄存檔,只是不送入內閣而是送內廷文書房,缺乏保密性故而很早就被外臣所放棄。
而京官,特別是內閣閣臣,還是有密奏入宮途徑的。
隨著嚴嵩走入永壽宮大殿,很快,殿中侍立的宮女內侍就被趕了出來。
陳矩站在大殿大門前,這時候也有點不知所措。
那些從殿裡出來的宮女內侍,都跑到殿前廣場上,隔著大殿遠遠的,而陳矩這會兒就站在殿門前,不知道自己該不該隨著他們也遠離大殿。
就在左右為難的時候,殿門前出現一個老邁的身影,黃錦也一步步從大殿中走出。
到了殿門前,伸手開始關閉殿門。
陳矩立即上前,和黃錦一左一右關好殿門,黃錦扭頭看了眼陳矩,微微點頭,隨即意味深長的吩咐道:「你就在這裡守著吧。」
說完話,黃錦就走出幾步,坐在殿前臺階上。
….
黃錦離開殿門背對著他坐下,陳矩只好站在殿門前,像殿前將軍一樣站的筆直。
適才關門的時候,陳矩還能看見裡面的情景,只不過畢竟這裡距離皇帝和嚴嵩的位置有些遠,裡面的談話也是斷斷續續聽不清楚。
陳矩總覺得黃錦先前吩咐自己的時候,那眼神有些深邃,這還是陳矩第一次看到黃錦也被嘉靖皇帝叫出大殿,也不知道嚴首輔到底要給皇爺看什麼樣的密疏。
站在大殿門前,陳矩凝神靜氣,大殿裡嘉靖皇帝和嚴首輔的對話,隻言片語似有若無飄入他耳中。
雖然知道這是大忌,可是心中好奇心大盛下,陳矩微微朝後退了小半步,後腳跟甚至都輕輕碰到殿門下方的門板,這才作罷。
他站在殿門靠中間的位置,兩扇殿門雖然關閉可也有一條細小的門縫,到了這個位置,殿裡二人的對話稍微聽得清楚些,不過依舊斷斷續續的。
也就是發音較重的詞句才能聽到,而一些較輕的就聽不真切。
也即是黃錦讓他在殿門前守著,不然陳矩縱然有一百二十個膽子也絕對不敢偷聽裡面的談話。
下午的時候,陳矩接到魏廣德派人送來的條子,只是稍微想了想就點頭赴約。
在永壽宮裡太監輪換的時候,陳矩下值,抽空給黃公公請了個假,這才離開西苑,先去司禮監乾爹高忠那裡走了一遭,這才施施然出了宮門。
走不多遠,高忠就看到李三所駕駛的馬車,隨即上去,扶著車轅就跳了上去,掀開車簾鑽入車廂中。
在陳矩上車後,李三就揮舞著馬鞭,「趴
.
」一聲翠響,馬匹吃痛下拉著馬車順著長安街緩緩前行。
「陳大哥,今日冒昧相約,實在有些事兒不得不問問。」
馬車裡,魏廣德和陳矩相對而坐,隨著馬車的顛簸,他們身體也是輕輕的搖晃著。
「什麼事兒?」
陳矩好奇問道。
這幾天,宮裡可沒有關於裕王府的事兒發生,而且現在景王已經離京,裕王的位置穩如泰山,按照之前他和魏廣德所說的,現在的裕王只要穩就夠了。
在陳矩面前,魏廣德也懶得拐彎抹角,直言道:「最近兩日,陛下讓吳山尚書冠帶閒住,又讓吏部尚書致仕,聽說剛才吳尚書的請辭奏疏已經遞交上去了。」
「吳鵬的致仕文書遞上來了嗎?」
陳矩笑笑,隨口問了句。
「已經遞送到通政司了。」
魏廣德答道。
「那你找我是為的何事?」
吳鵬難道是裕王府在嚴家埋的暗樁?
聽到魏廣德說吳山和吳鵬的事兒,吳山那樣的人,肯定不可能靠向裕王,就算裕王名分已經基本算是定下來也不會,而吳鵬就不好說了。
外人都道吳鵬是嚴嵩的人,難道裕王府.
魏廣德發覺陳矩臉色有異,雖然不知道他想到什麼,可還是急忙解釋道:「不是,殿下其實是想知道,陛下是否有二尚書的人選。」
….
聽了魏廣德的話,陳矩臉色更加怪異,倒也明白過來,剛才自己想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