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都察院(2 / 3)

小說:隆萬之變 作者:平行空間來客

一場了。

“對,善貸,若是需要我等發聲,你直管通知一聲。”

楊道亨也有此意,接著張學古的話頭就說道:“若是要彈壓山東那邊的聲音,明年我下去就幫你辦了,誰敢扎刺我就彈劾誰。”

“呵呵,說實話,就那跳的最歡實的幾個知府,要彈劾的話直接說一聲,我手上就有把柄。”

張學古也是壓低聲音,認真的對魏廣德說道。

“實不相瞞,我只是想了解山東那邊實際情況,至於其他的並無想法。”

魏廣德看到兩人的態度,笑笑繼續說道:“其實,此事王府裡早有定議,一切都以當今的意見為準,殿下對此絕無二話。”

“哦,原來如此。”

兩人都是紛紛點頭,不過臉上還是免不了一絲失望的表情。

魏廣德對張學古口中的把柄並無太大興趣,估計就是下面官員之間相互告刁狀。

那些把柄,就算是事實,其實很多都很難查證,否則張學古也不會一直捏在手裡。

雖然御史可以風聞奏事,可告輸了,在都察院裡總歸還是丟面子。

就算他能扳回這一局,可只要嘉靖皇帝心裡並不支援海運,今年不能禁,那明年呢?

總歸有的是由頭,何況看樣子他的時日也無多,沒必要為了這事兒引皇帝不滿。

“現在這風是越刮越大了,估摸著很快就有人會急不可耐上奏此事。”

雖然失望,可楊道亨還是好心提醒一句。

“隨便他們,有些事兒登上幾年,或許還能更好推行也說不定。”

魏廣德低聲道。

“對了,昨兒大司馬的奏陳你們知道了嗎?”

魏廣德這會兒話題一轉,變到楊博的標兵之議上了。

“你說楊大人那個三議,除了花銀子那事兒,其他我倒也不反對。”

楊道亨想想就直接說道。

實際上,昨日楊博上奏,共提了三個事兒,除了督撫建標兵營外,還提到各鎮入衛兵馬戰力下降明顯,以往類似勤王軍抵達都是奮勇殺敵,而近次卻少有斬獲,大多隔岸觀火,由此應嚴令各地整訓備戰,提高士卒戰力。

最後一項則是發覺各地入衛兵馬老弱參半的問題,認為應“宜汰弱者而募強者”。

“就是督撫招募標兵營那事兒?”

魏廣德聽到楊道亨這麼說,心裡也有底,隨口又確認一句。

“朝廷財政不豐,允許督撫募兵三千為標兵,確實不妥。”

張學古也接話道,“聽說昨日戶部的人在宴席上就議論過此事,都是罵娘,說沒錢供養這十萬大軍。”

“楊大人這麼上奏,其實就是給陛下提條件的空間,估摸著最後應該是先允許邊鎮的督撫建立標營,至於其他地方,西南那邊應該也會很快。”

魏廣德答道。

“你的意思是,有戰事的督撫,可能還是會允許此事?”

張學古詫異道,不過雖然這麼說,頭卻是在微點,顯然也明白這是大勢所趨。

文官在和平時期可以壓制武將,可一旦進入戰時,往往因無實際調兵權而守制於武官。

雖然督撫上任地方後,都會有意無意拉攏一些參將、遊擊,目的自然也是不簡單。

武官並不敢明目張膽忤逆,也擔心事後被追究,可小動作也不會少。

給督撫兵權,其實也可讓他們自保有餘。

“我覺得吧,此時可能是宣大總督回京後,和大司馬商量後的結果。”

我還得接著又說道。

“有可能,楊尚書當年隨做過督撫,可他入京執掌兵部時間不短,早不提晚不提,偏偏這時候提出來,還真有可能是江大人提出來的。”

楊道亨隨即就附和道。

雖然不知道魏廣德說這些話的原因,可也打起精神來。

無利不起早,魏廣德不可能無緣無故說到此事。

“正如道亨所言,我也覺得此事不妥。”

魏廣德說道這裡看了眼兩人,這才繼續說道:“天下督撫多少?這奏陳一旦批紅必成慣例,到時候還真不知道會增加多少糧餉開支。

以我大明現今財力,還真難以供養這支多出來的軍隊。”

“善貸所言有理,不過此事不好反對。”

楊道亨卻也搖頭說道。

“是啊。”

張學古也是接道。

“反對不好,卻可以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