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大同這樣擅自出兵,打不打得贏另說,會不會影響到朝廷的作戰部署才是最重要的。
隨公文附有楊博的一張條子,此時兵部尚書楊博就在為此事而擔憂。
大同軍偷襲板升城,放在平時自然是好事兒,可是在這個時候就未必了。
板升被明軍攻擊,帶來的結果就是俺答部兵力西移的時間就要提前,若是正好和延綏、寧夏二鎮掃蕩河套的大軍懟上,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怕是二鎮明軍就要吃大虧了。
叫停延綏、寧夏自然是不可能的,軍令此時應該已經到了軍中,說不好人馬都已經離開了駐地。
頭疼。
徐階感覺真的頭疼。
趕緊的起身,拿著東西就去找嚴嵩。
對於這樣的軍國大事,嚴嵩自然也不好處理,只能對徐階說道:「去西苑吧,這樣的大事兒,不是我們能做主的。」
「嚴閣老,徐閣老,皇爺讓你二位進去。」
這時候,宮門裡出來一個內侍,傳達了嘉靖皇帝的旨意。
兩人跟在那內侍身後進入永壽宮,很快就到了宮殿門前。
「請。」
內侍閃身到一側,向他們做了個請的姿勢,嚴嵩和徐階一前一後邁步入殿。
進來大殿就看見嘉靖皇帝坐在上面,應該是在翻看手裡的道家典籍。
四書五經早就被當今皇上不知丟在哪裡去了,現在能讓他坐下來看的,怕也只有道家的書籍了。
「參見陛下。」
嚴嵩和徐階上前行禮,嘉靖皇帝這才放下手中的書籍,抬眼看看兩人開口問道:「這時候過來,有什麼事兒嗎?」
先前看書的時候,有內侍來報說嚴嵩和徐階求見,嘉靖皇帝就知道肯定又有大事兒發生。
一般的事兒,不過就是在處理奏疏的時候附條子送到司禮監,只有很重要的才會直接入宮。
而在這個時候,還有什麼事可以被認為是大事,不能耽擱的大事,貌似也只有宣府那邊了。
莫非......
嘉靖皇帝只是點點頭,示意帶人進來,自己先把典籍那章最後一點文字看完。
事情已經發生了,急是急不來的。
求神問道這麼些年,道術沒有練出來,倒是把道家超脫的心性給練出來的。
「這是兵部送來的文書,大同軍在劉漢的指揮下,於十日前出了長城,偷襲板升城。」
嚴嵩邊說邊從袖中把兵部送來的抄文遞了上去,黃錦此時也邁步上來,從他手中接過那公文,隨後恭敬的交到嘉靖皇帝手裡。
「大同?劉漢?」
嘉靖皇帝聽到嚴嵩的話,眼角抽了抽,隨即伸手接過黃錦遞來的公文快速瀏覽起來。
若是放在以前,大同軍敢出長城偷襲俺答部,這絕對是大功一件,不過眼下皇帝和朝廷的注意力都放在宣府,如果還有值得的,自然就是延綏寧夏二鎮軍馬的情況。
嘉靖皇帝看了公文,又看了楊博附的條子,眉頭隨即就皺了起來。
當初魏廣德的計劃,嘉靖皇帝是向楊博仔細諮詢過的。
二鎮兵馬梳理河套需要十幾日的時間,而這時間正好就是訊息傳遞到宣府俺答汗面前和俺答部西移的時間,所以是可以保證二鎮兵馬既能消滅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又不至於和俺答部援軍交手。
可現在不同了,大同軍的行動肯定讓俺答部西移的時間提前,如果他們攔截並擊敗大同軍,再收到河套被襲的訊息,繼續西進就會在半道截住延綏寧夏二鎮的兵馬。
「嘶......」
看到這裡,嘉靖皇帝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一次性敗掉三鎮機動人馬,這九邊可就要出現好大一個窟窿。
隆萬盛世.
平行空間來客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