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自從嘉靖二十六年宮中失火,導致孝烈皇后方氏死於火海後就不再冊封皇后了,京中命婦們也不用進宮給皇后請安,實際上就算有皇后的時候,嘉靖皇帝也經常免了這些虛禮。
當然,煙火和鰲山燈會這樣的活動還是不會取消的,誰讓嘉靖皇帝也很喜歡呢。
時間一晃進入嘉靖三十八年,元宵之夜,魏廣德帶上徐江蘭就去承天門外觀燈。
今天徐江蘭自然和往常一樣也是精心打扮過,其實魏廣德不太喜歡這時代的化妝品,不過架不住徐江蘭喜歡。
一身盛裝出門,可是頭上卻要帶著帷帽,整張臉都被輕紗遮住了,也不知道打扮了誰能看到。
不過往日魏廣德在鰲山燈會上也看到過許多的貴婦千金這麼打扮著就在丫鬟婆子的簇擁下出來看燈,自然也不怎麼理會。
上萬盞花燈搭建成十幾層高“鰲山萬歲燈”無疑是整個燈會現場最吸睛的存在,沒進入會場,遠遠的徐江蘭就被遠處那鰲形燈給吸引了,再有鰲山上宮娥和樂師們的歌舞和演奏,徐江蘭很快就淪陷在彩燈的海洋裡。
魏廣德已經看過幾年了,說實話,第一次看到的時候很震撼,第二次第三次震撼效應自然遞減,到現在看到已經沒太大感覺了,只能安心做好護花工作,守著媳婦兒在燈海中踱步,隨著人群緩緩前行。
不多時,在家丁和丫鬟的簇擁下他們就進入到燈會的中心,走到鰲山之下。
有趙虎、李三等護衛在前面開路,擠開前面的百姓給魏廣德他們搶下一片空間。
對於這樣的人家,京城百姓也習以為常,被這些身形五大三粗的壯漢擠開,他們也只能在嘴裡低聲咒罵幾句,還不能被對方聽到。
在京城,這樣的人家太多了,普通老百姓哪裡招惹得起。
而此時鰲山下觀燈最好的位置,都已經被這樣的人群佔了去,老百姓還好站在他們身後觀燈。
魏廣德站定身形後,四處看看,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
好吧,這裡站的大多都是京城各衙門裡的官員家人,魏廣德也是滿臉帶笑不住衝四周拱手作揖。
不多時,身後又是一陣喧鬧,一時蓋過鰲山上響起的鼓樂之聲。
魏廣德不用回頭就知道,應該又是哪家權貴或者和他一樣的京官帶著家人來了。
雖然知道是怎麼回事兒,魏廣德還是要回頭看一眼,要是認識的自己還得衝那邊打打招呼。
今日是鰲山燈會開放的第一日,來的百姓自然多,第二天出門遇到熟人也好有談資,這對於官員們來說也是一樣的。
只是魏廣德回頭看過去的時候,雖然那夥人外面的護衛都是普通家丁的打扮,但是裡面的一個人卻引起了魏廣德的注意。
那不是高拱嗎?
旁邊那個臉龐白白的不就是李芳?
他們一左一右護衛著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嘶......
至於他們三人身後還跟著的幾個女眷魏廣德沒多看一眼,不用說他也知道,應該就是裕王妃張氏和其他的嬪妃了,雖然看不清她們的穿著,但是都和徐江蘭一樣頭上戴著帷帽。
猜出這新來的一夥人是裕王,魏廣德心裡一動,一直沒機會接觸這位殿下,今兒來看鰲山燈會貌似來對了。
其實以往魏廣德來這裡,都會選擇在燈會開放的第二天去,因為第一天的人流量太大,擁擠之下根本不方便走動。
不過今年出來看燈是徐江蘭做的住,好吧,在內宅裡,魏家一直都是徐江蘭說了算,魏廣德大多時候也要讓她三分。
有點小嬌蠻,不過看在徐江蘭那張俏臉的份上,魏廣德忍了。
而今日,徐江蘭在下午就打扮一番,帶著帷帽蹦到魏廣德跟前不是圍著他打轉走上幾圈,就是原地轉上兩圈,帷帽輕紗完全遮住了上半身,只能看到輕紗下的裙襬。
蓮步乍移時衣帶瓊裾,輕風拂罩,原地轉圈時裙襬飄飄如鮮花盛開。
好吧,魏廣德知道徐江蘭這樣的表現就是為了在鰲山燈會開放的第一天就去現場看到盛況。
沒想到,只是因為徐江蘭的一次任性,居然讓他有機會第一次接觸到裕王。
往日裡,裕王大多都呆在王府中,基本是不外出的,這也是為了避嫌,給自己給別人少點麻煩,不過今日自是不同。
魏廣德看著身後擠來的人群,示意那邊的趙虎給對方讓出一點位置來,同時目不轉睛盯著那邊。
裕王府的護衛也注意到這裡有點空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