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百姓因倭亂承受沉重苦難之際,倭寇、胡宗憲一系和海商們卻是從中大發其財,吃著巨大的海貿紅利。
不過這一切在胡宗憲利用他去欺騙徐海,最終讓徐海死亡後,羅文龍逐漸看清了胡宗憲的底細,為了功名那是可以放棄一切的人。
道德,不存在的。
只需要說自己是“一心為公”就可以遮掩他所做的無數混賬事,而其他說話之人也會因其確實在謀劃剿倭戰事而且又頗有戰功,自然會因此打破一些底限,認為他是對的。
在這時候,羅文龍選擇離開江南去了北方,到帝國政治中心-北京。
他來這裡的目的自然不是組織貨源繼續進行海貿,而是他從胡宗憲對待徐海一事上對他的欺騙上認識到另一些東西。
那就是權利,只要手中有了權利,很多罪惡之事也可以堂而皇之的用另一種說辭來解釋,完美遮掩過去。
羅文龍本質上還有點江湖義氣,自然對於胡宗憲這類做事不講究的人是極度鄙視的。
不過他也沒有因此和胡宗憲撕破臉,只是敬而遠之跑到北京城來了。.
羅文龍在京城的一擲千金自然也吸引了京城地頭蛇們的注意,只是之前透過胡宗憲結識了趙文華,進而和嚴家有了一些聯絡。
現在羅文龍常住京城,自然要先拜嚴家大門。
對於這樣一位出手豪闊之人,嚴世番自然大有好感,而且兩人的生活作風還非常相似,都是窮奢極欲還貪戀美色之人,很快就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哥們。
利用自己的身份,嚴世番不僅幫羅文龍弄到了內閣中書舍人的官身,還透過羅文龍更進一步知道了海貿的巨大利潤,動輒就是翻幾倍的暴利,自然是垂涎三尺。
之前的絲綢貿易,是透過趙文華經手,過後他自然會有不少的分潤,可是從羅文龍這裡打聽來的訊息,似乎真正介入這一行的話,利潤會更高。
由此,他對江南的倭亂開始有了別的想法。
自己老爹在嘉靖皇帝跟前的聖眷之隆確實少見,可是這也讓他們家族成為眾矢之的,不管是嫉妒還是憎恨,反正朝中巴結自家的人不少,可反對自家的也不少,殺都殺不絕。
這樣的情形,自然讓熟讀史書的他也是心有芥蒂,擔心有朝一日聖眷不再,後果就相當嚴重了。
胡宗憲掌控的江南兵馬,不管怎麼說,都是嚴家在京城安身立命的一個保障,在嚴世番看來這是有道理的。
即便朝廷還能號令江南大部分人馬,可只要有幾股被嚴家透過胡宗憲控制住,關鍵時期引發江南一場大的動盪,就能化解很多危機。
而一旦江南剿倭大功告成,胡宗憲比如被調入京城,江南兵馬也將解散各歸原處,他們的外援也就不復存在了。
嚴嵩從嚴世番口中聽到他這樣的分析,能不揪心嗎?
當初那幾位,除了張總死的早沒事兒,之後在對待夏言一事上,嘉靖皇帝表現出來的手段也是夠心狠手辣的,不管當初夏言對他有多大的用處,該出手時出手也是狠厲至極。
這些不是嚴嵩不懂,而是不願去想。
可是被兒子一提醒,他還就必須要慎重對待此事了。
嚴嵩心理的天平逐漸變向,倒向了一個他認為不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