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第二十九回(3 / 4)

小說:蚌珠兒 作者:老草吃嫩牛

那些軍爺分的田畝可都在甘州呢,說是十年不加賦,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兒呢,對吧?”

陳大姑說完,淩氏愣了,她當什麼好事兒呢,那甘州可是絕戶郡。把閨女嫁那麼遠,淩氏捨不得啊。

陳大姑自然知道淩氏怎麼想,她站起來,拍拍屁股後的灰塵,笑著不在意的說:“話呢我是帶到了,事兒呢,就是這麼回子事兒。你家的閨女嫁不嫁自由著你們。我可先說好了,上京的地板兒,憑你們這輩子也甭想去裡面立一戶。凹民就是流民,流民就是流來流去,去哪兒不是住啊!嫁出去的閨女你就完了生恩,嫁出去就不錯了!那裡還輪得到你嫌棄……哼,那軍中的軍爺,憑哪一個手裡沒有三瓜兩棗的存貨,也就是年紀大了些,可大了那會疼人啊對吧?”

淩氏陪著笑臉便又是一陣的:“是是是是是是!”

陳大姑嘮叨完,說了日子,安排好事宜,留了憑條便站起來去了,徒留淩氏在家裡翻來覆去的牽腸掛肚,待她男人回來,夫婦二人又是一夜的做烙餅,心裡實在矛盾的很。

今年天氣過冷,一場大雪未下完,遷丁司的長官,平洲郡公爺顧昭便犯了足疾,歇在家裡了。

顧昭歇在家裡,心裡也是忙忙亂的靜不下來。遷丁司是他一手置辦的單位,如今這裡依舊是他一家獨大,誰的勢力也甭攪合進來。前幾年遷丁司沒有收入倒還好說,自打兩年前有了過路費,這一年就是幾百萬貫的收益,這錢依舊是遷丁司自家自收自支不走戶部賬,頓時遷丁司就成了香餑餑。一時間那路神佛都想進來撈點油渣兒,虧了顧昭這人是個混子,不然,換了旁人骨頭渣子都別想剩下。

如今各地棚民約有三十六萬丁戶,這裡不指丁而是戶。三十六萬背後就是龐大的百萬的人口。

百萬人口吃穿花用,都要從過路費裡走賬,這是談何容易的事情,沒辦法顧昭便又用了前世的一個辦法,就是憑著票據統一發放。你幹多少,便賺多少工分,就有多少票據。如此以來,這龐大的流民人口才被顧昭完完整整的儲存了下來,死亡率更是逐年下降,如果不是意外,如今去凹民區看個死人也是難事兒。

四年經營,誰敢小看遷丁司?如今就連朝上的大太傅金山主都道,顧昭,那是個能臣!

切!

顧昭才不願意搭理那老東西,他就是個賣嘴的貨色。不過這幾年各方面對顧昭卻是刮目相看,越來越把他當成一個人物了。也是,憑著誰能將百萬流民養起來?顧昭就可以,也不知道他的腦袋是怎麼長的。

外面風雪颳著,郡公府臨時辦公點內,四個大火爐點著旺火,屋子裡算盤聲噼裡啪啦的響著,今日大倉發糧發碳,顧昭今兒必須將賬戶走清楚了。走不清楚,他睡不安穩。

細仔提著食盒一路踩著雪來至外院,他在廂房外跺跺腳上的積雪,掀起門簾進了屋子。屋子裡沒人看他,大家各忙各的。就連坐在軟榻上的七爺都是託著下巴,心卻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

顧昭心裡有事兒,只是歪在炕上悶悶的想了半天。這幾日他腳上又疼又癢,因此脾氣也不是很好。

雖如今身下墊著引枕,身上蓋著暖被,頭髮也不收拾齊整了就這麼懶散散的歪著,要用什麼也不用他的腳走路,可是,好好的怎麼又犯了足疾?阿潤前天派了人上山去接惠易那老神棍,卻不想那老東西如今在外郡修新寺院去了。

沒辦法,阿潤只能派人快馬加鞭的去接那老和尚,憑你修了多大廟宇,如今他家阿昭犯了足疾,你都要放下事兒趕緊回來。

顧昭一邊吃茶,一邊與兵部來的幾位官吏對人口。他侄兒顧茂昌如今也在,今兒這些事情與他管的留守司有些關係。才將他就到了,見小叔叔一直髮呆也不敢打攪因此便陪著笑,坐在一邊等著。

顧茂昌帶的留守司乃是試點,這次裁軍他那裡下來的老弟兄約有四千多人,這些人本該各自歸鄉,卻不想上面有新政策。歸鄉的軍戶以往只給良田二十畝,免除賦稅五年,給歸鄉路費一貫。

如今新政策是,若是去甘州,就給良田一百畝還送媳婦一個,嫁妝銀子十貫,充作安家費用跟路費。這是大好事兒啊!多仁義啊!給朝廷服役,朝廷還給良田,還給你娶媳婦,開啟天闢地也沒遇過這般好事呢。因此,四千退役兵丁,如今有三千來位老光棍在那裡等訊息呢。

顧茂昌見自己小叔叔一直不理他,終於憋不住了,他搓著手笑著道:“小叔叔,你如今也理我一理唄!你看,到底有人報名沒?我這心裡吧七上八下的,老兄弟們也跟著我混了七八年了,如今話都說出去了,他們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