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第二十八回(3 / 4)

小說:蚌珠兒 作者:老草吃嫩牛

顧昭叫他起來,他硬是不願,只說醜。

“你們這些人……怎麼住在這裡,是躲避官稅嗎?”顧昭以前知道的故事裡,有人居住桃花源,為了躲苛捐雜稅,可是這個地方風景倒是不錯的,只是桃花源卻差得遠了。

“先生不知,我等是烏康遷丁民,先帝早年下過聖旨,令我烏康庶民,家丁有五戶者,去頭三,小人等原是一個村子的,後又被當地縣丞去家裡鎖了送至縣衙遷丁道子,原說是去沁郡州的,可是才走到半路,先帝就崩了,我們便被送到這裡,家裡也回不得,沁郡也去不得了。

遷丁不得離開駐地十里,不然算逃丁,家中老小從此便紋面打入奴籍,小人等實在沒辦法,便在這淮山依山打洞,好不苦也……”

這人說完,竟然伏地大哭,哭的人心都碎了,男人掉淚,其實比女人還動人,好吧,這是顧昭式思維。

“聽你說話,有理有據,是念過書的吧?”

這人哭的更加響:“在家中家學讀了整八年,卻不知道天降橫禍,落得如此地步……”

顧昭嘆息了下,叫細仔去下面車墊,找幾幅不用的鋪蓋,再提百斤粗糧上來。

這人伏地道謝,便縮在一邊的樹後等待。

說起來,先帝起兵到現在,兩代四十年,這片土地並不富裕,政策,法令皆不完全,有句老話,興百姓什麼的,是有道理的。

過得一會子,顧槐子帶著幾個人抬著竹兜上了上,放下鋪蓋,糧食。

顧昭沒有多說,直接上了竹兜,命他們抬自己上山,他們去後不久,那山洞裡的人都湧出來,圍著鋪蓋,糧食,對顧昭他們的背影又拜又哭。

顧昭一路沒說話,只是四處看著,這淮山本就是出賞石的好地方,只是連年的戰亂,老百姓,甚至有錢的人也不會有這樣的雅緻心思,於是這山也敗了。

竹兜子在山上隨著小路,來回盤旋,如山沒一會,便看到了一條清澈見底的河溪,這條河溪就是顧昭必然要來的地方,生產淮山溪石的七魄河。

如今,這七魄河總有幾十年沒人來採石頭,這河裡,河岸邊圓滾滾的,咕嚕嚕的到處都丟的是淮山石。

沿著河溪走得一段,又見河溪邊上有幾張破網,這怕是那邊的遷丁民用來打漁的果腹的工具吧。

顧昭命人停下,下了竹兜,沿著溪邊走,他走走停停,對淮山石越發的滿意了。淮山石有個特點,石面光滑,石潤猶如後世的雨花石,不過這裡的石頭可比雨花石要大百倍,最大的,要大幾百倍不止呢,看這石面種類,色澤也不雜,有純白色,黑色,土紅等等之類,不過,顧昭不看石頭的色澤,他過後要染石,便只挑選形如橄欖球那般的樣子,邊邊角角的也不能有,大小也要橄欖球那般大的石頭。

這一路,為了遮掩目的,顧昭挑選了上百塊,最大的一塊如十口之家的鐵鍋面那般大小,這下子,這竹兜也坐不成了,只能用來抬石頭了,這一路上想的千辛萬苦的尋找過程,竟出奇的簡單,頓時,一肚子的烏雲便被這些可愛的石頭統統捲了去,顧昭看顧槐子他們抱的辛苦,甚至還開起玩笑。

尋好了石頭,在山上捕了魚打了獵弄了一頓野炊,天色擦黑的時候,他們才慢慢下山,顧昭一邊走,一邊嘆息,真是好日子過多了,這才幾步的路,估計腳底卻有了水泡,疼的直鑽心。

被細仔扶著,跌跌撞撞的走了十幾裡,看到山腳的篝火之後,一行人都鬆了一口,可是,這口氣還未放下,顧昭他們便又看到那群遷丁民,這些人衣不遮體,蓬頭垢面,有的只是披著一床被子,整整齊齊的跪在路邊,見顧昭他們下山,先前來回話的那位,竟舉著一件衣衫大喊:“貴人,救苦救難,百年福報啊!!!!!”

作者有話要說:十二:

牛嫂是個電白叫我上來發一下這個星期的各位小萌物名單以此感謝!鞠躬!!!

順便改幫牛嫂改一下錯字,不是偽更啊~~那個牛嫂最近每天努力趕文碼字,可能文裡蟲子不少請發現蟲子了留言挑出來,以後會找個時間統一修改的。

doudou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2-11-04 20:35:23

醉醺醺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2-11-04 14:53:07

開啟*的方式永遠不對啊親~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2-11-04 10:11:33

三鮮蘑菇湯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2-11-04 09:14:38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