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必然無性命之虞。”
方百花聞言,笑了笑,又搖頭道:“只怕天朝救出聖公後,也是剛出狼口,又入虎口。”
鄧元覺驚道:“公主是說天朝可能會害聖公?”
方百花想起天朝張揚的文韜武略,芳心亦不由泛起幾絲漣漪。搖頭道:“以天朝皇帝胸懷和眼界,應該不會對聖公不利,但恐怕也不會縱虎歸山。”
鄧元覺卻也是個江湖莽和尚,聞言摸了摸腦門,道:“公主的話,灑家卻有些不明白了,害又不害,放又不放,難不成他還想養著聖公啊。”
方百花笑道:“天朝多半會封聖公一個虛銜,把聖公軟禁在京師。”
鄧元覺想了想,嘆了口氣,道:“聖公既然被俘,恐怕我教實力也所存無幾了,聖公能換的一世富貴平安也罷,只是不知道天朝會如何對待我教教眾。”
方百花無奈的道:“我教自唐朝傳入中原後,便屢次遭禁,恐怕天朝也不會允許我們傳教了,如今以剩下的兵馬投靠天朝,或許可以使殘留教徒活命了。你帶我去拜見一下天朝兵部尚書吧。”
鄧元覺聞言,也知道無法抵擋天朝兵馬,且教中首腦還指望人家搭救,嘆了口氣,便也領方百花向兵部衙門而來。
吳用正考慮如何處理那些戰俘之時,聽得方百花求見,不由皺了皺了眉頭。聖上走時,已經說了要留住方臘一行人,她也算安分,每日只是在自己院裡躲著。自己剛剛得知方臘下落,她便來求見,難不成兄妹間還有什麼聯絡不成?
雖然心裡疑惑,但還是令人請方百花二人進來。
方百花與鄧元覺進來,便跪倒行禮。
以往二人見張揚都只行江湖拱手禮,吳用見他們行此大禮,也是大奇,但面上卻不表露,讓二人起來,道:“你們在此住的可習慣?”
方百花道:“多謝大人垂詢,皇宮景色怡人,並不遜江南風景。”
吳用見方百花低眉下氣,全不見以往的外國使節高傲。便又道:“住的習慣就好,那些宮女可堪使用?”
方百花忙道:“一切都好。”
吳用又閒扯了幾句,才道:“不知今日二位來所為何事?”
方百花見他終於談及正題,便也道:“我聽聞今日天朝擊敗了南京和兩淮兵馬,不知大人有否探出小女子兄長下落。”
吳用聞言,點頭道:“不瞞姑娘,方臘一行人已被押解到南京應天府,只是現下我朝還無足夠兵力去攻打南京。”
方百花自從離了江南,便與哥哥失了聯絡,此時乍聽得哥哥下落,亦不由雙眼一溼,但想到此時只有自己才能救兄長,不由強忍著激動,道:“天朝既然已經擊潰南京兵馬,何不趁勢收取南京?”
吳用搖頭道:“童貫大軍已經渡江北上,我軍實力還不足分兵防守南京和東京兩處。而且還有王慶在側虎視,他手下兵馬雖然多是烏合之眾,但也裹挾了二十餘萬人,也不可大意。”
方百花道:“大人若能救得我兄長,我願發文使江南各地教眾歸降天朝,還請大人考慮一下。”
童貫圍剿方臘之時,有數只軍隊南征,未來得及援救方臘,因此也逃過一難。之後童貫雖然留了三萬人馬絞殺,但一時間也無法剿滅幾隻方臘殘部,加上童貫率主力北上,使得義軍也少了許多顧忌,斷糧道、聯手合擊,一時間宋軍反而落了下風,江南可說一片混亂。
吳用聽得此言,不由也有些心動,只要聖上擒殺了童貫,便可收降西北精兵,若能再收降方臘殘部,江南便也沒什麼反抗力量了。想到此,便道:“聖上走時,已留過口諭,一定要救出貴兄長眾人。只是現下兵力緊張,此事操作起來還有些難度。請姑娘先回去等候訊息吧,我與眾人商量一下,看如何可以救出人來。”
方百花聞言,也知道吳用已經心動,當下便與鄧元覺告退而去。
吳用想了一陣,便令人招來水軍頭領張橫、張順和萬夫長項元鎮。
眾人見過禮,吳用便道:“方臘一夥人已被押到南京,項元鎮可選三千精兵與水軍從汴河抵達南京,趁守軍收攏潰兵之時,奪取南京,之後迅速把方臘等人押回東京,不得延誤。”
三人接令,便也各去點兵。
天下篇 第三十一章 南京之行
李文道雖然帶大軍去勤王,但為防王慶偷襲,還是留了二千兵馬和偏將李昊守城。韓世忠麾下雖然也有二千兵馬,但因為是在別人地頭,也得受他約束。方臘眾人也被關進了南京大牢,但卻不準韓世忠部接手大牢防衛,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