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中國大歷史
作者:黃仁宇
內容簡介:
為什麼稱為“中國大歷史”?中國過去150年內經過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革命,從一個閉關自守中世紀的國家蛻變而為一個現代國家,影響到10億人口的思想信仰、婚姻教育與衣食住行,其情形不容許我們用尋常尺度衡量。本書從技術的角度分析中國歷史的程序,著眼於現代型的經濟體制如何為傳統社會所不容,以及是何契機使其在中國土地上落腳,視野宏闊,見解獨到。
作者簡介:
黃仁宇:生於湖南長沙,1936年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系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在長沙《抗日戰報》工作,後來進入國民黨成都中央軍校,1950年退伍。其後赴美攻讀歷史,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及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參與《明代名人傳》及《劍橋中國史》的集體研究工作。
正文
為什麼稱為“中國大歷史”?—中文版自序
macro…history這名詞刻下看來由我創用。如果有前人用過,則恕我查訪未周。其實此間之出處與是非已無關宏旨,因為這名詞縱是新穎,已乏創意。經濟學家以貨幣之流通影響到物質與僱傭之最基本的原則統稱之為‘宏觀經濟學“(macroeconomics),而以內部較精密之觀察有如涉及物價指數與商業週期等詳情稱為”微視經濟學“(microeconomics)由來已久。亦從未有人出面自稱為始作傭者。宏觀與微觀亦不過放寬視界與計及精微之不同。改稱大小,轉用於歷史,顯系模仿而非發明。
至於我自己將宏觀及放寬視野這一觀念導引到中國歷史研究裡去,倒確經過一段長期間的周折。
大部原因出自命運之安排。我年輕時從軍10年。解甲退伍之後,負笈於海外,可謂“學書未成先習劍,用劍無功再讀書”。有了這樣一段顛簸之經驗。自己尚在憧憬於近身所見聞的事蹟之真意義,而一旦授有學位,作為人師,在美國學子之前講解中國歷史,深覺得不能照教科書朗誦,尤其每次複習與考試之後,不免捫心自問;他們或她們須要理解井田制度到何程度?與他們日後立身處世有何用場?難道他們或她們必須知道與HanFei Tzu(韓非子)同受業者有Li Ssu(李斯)其人;他曾鼓勵Shih…huang…ti(秦始皇)焚書,後又為宦官Chao Kao(趙高)所構殺?Empress Wu(女皇武則天)的一生事蹟僅是“穢亂春宮”?對我的學生講,除了用她與沙俄的Catherine the Great(凱瑟琳二世)比較;或與清朝的Empress Dowager(慈禧太后)比較,這段知識尚有何實用之處?
當然我無從將數千年的歷史內凡一人一時一事提出與今日之西方處處銜接,講到午前之用場與黃昏之用處,提供建築師與會計師應參考的地方,這樣一來更感到綜合的重要。
在1960年代,我就覺得我們應當廣泛的利用歸納法將現有的史料高度的壓縮,先構成一個簡明而前後連貫的綱領,和西歐史與美國史有了互相比較的幅度與層次,才談得上進一步的研究。
其實我們自己對中國現代史的看法,亦復如此。到目前為止,我們對蔣介石、毛澤東與鄧小平的看法亦無非出自個人之愛憎。可是他們代表廣大的群眾運動,所得的成果又大都已成為既成事實,不可逆轉,那我們就應當考慮這些群眾運動之積極性格及其前後連貫的出處,不能全以本人之恩怨當作歷史之轉折點了。
1970年,我得到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的一筆研究費,前往麻省劍橋研究明代的財政稅收,受費正清教授的督導。費教授對我個人和我家庭的善意照顧,我已在其他書刊裡敘及。可是在治學方法上,我們卻也有根本不能融洽之處。他重分析,我主張綜合;他堅持以20年為研究的範圍,我動輒牽涉一個世紀或一個朝代;他用演繹法,我用歸納法。後來《明代十六世紀之財政與稅收》書成,未交哈佛出版,而送至英國劍橋付梓,不得已也。
此中有一個明顯的例子,作《財政與稅收》時,我曾用明代方誌39種,內中無不包括當日徭役稅收的標準名詞,有如“裡甲”。“均徭”、“驛傳”與“民壯”。如果用以分析,讀者可以—眼看出當中毫無體系,可算雜亂叢蕪,互相矛盾,我們可以斥之為官僚制度之無能。也可能責之為腐化。可是經過一段綜合之後,所見又不同了。明代稅收章程一方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