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1 / 4)

小說:黃克誠 作者:風雅頌

在黃克誠同志的帶動下,我在整風中自覺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對以往在軍事指揮和執行政策方面的問題作了檢查,在認識上有了提高。然而,華中局、新四軍整風開始以後,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音。

華中局駐地。華中局的擴大會議,討論整風問題。華中局代理書記饒漱石主持會議。

會議上,黃克誠“直言犯上”,當著所有與會同志的面,向饒漱石開了一炮!

黃克誠說:“無論如何,讓陳毅軍長離開華中,是個很大的損失,這對華中整個工作,對敵鬥爭,都很不利!”“毛澤東和朱德同志在一起工作多年,彼此也有過不同意見和分歧,但他們卻始終團結合作得很好。你剛來不久,就把陳毅同志擠走,實在不應該!”

黃克誠最後這一句話,十分尖銳地指向了華中局代理書記饒漱石。

饒漱石是於1941年4月受派遣,來到新四軍軍部和華中局的。在劉少奇返回延安後,饒漱石代理華中局書記併兼任了新四軍政治部主任。

饒漱石曾留過學,在法國辦過報紙,理論水平比較高。但是,此人慣用理論壓人,而且城府很深,性情孤僻,心胸狹窄。無論在工作還是日常生活中總是不苟言笑,威嚴之相,令人生畏。據傳,在新四軍裡有句順口溜: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饒主任找談話。饒漱石態度之嚴厲,可見一斑。

饒漱石來到新四軍、華中局後,一直對陳毅心存芥蒂。所以,當中央電示新四軍整風時,饒漱石竟然利用軍部整風之機,編造了陳毅十大罪狀,蓄意打擊陳毅。

尤其令黃克誠憤慨的是,陳毅前腳剛走,饒漱石後腳即召開華中局擴大會議,宣佈陳毅十大罪狀,並告知大家陳毅調離軍部回延安。

這次會議,使黃克誠對饒漱石的為人和工作作風極為不滿。在抗戰進入最為艱苦的時刻,像陳毅這樣有雄才大略的人離開新四軍,僅僅因為與他饒漱石意見相左,實在是不顧全大局!尤其是為了擠走陳毅,饒漱石竟精心羅織出了什麼十大罪狀!黃克誠悶了一肚子氣,終於在這次會議上釋放出來。

他仗義執言,當面指責了饒漱石。

然而,奇怪的是,饒漱石只是用兩隻大而凸的眼睛,瞪著黃克誠,居然沒有反駁一句。

或許,饒漱石對於這個天不怕、地不怕,敢於直言犯上的黃克誠有所顧忌吧,所以,他心裡雖很不舒服,終於沒有表現出來。

一股惡風襲向浴血奮戰的新四軍、華中局。

中央情報部兼中央社會部部長康生一手主持的“搶救”運動也波及蘇北。

新四軍第三師駐地。寂靜的夜空,群星閃爍。

美麗的夜晚並沒有給黃克誠帶來一點輕鬆。

華中局和軍部專門召開會議,佈置如何開展“搶救”運動。黃克誠當即在會上提出建議:不要搞“搶救”運動,應該接受中央蘇區打“AB團”的歷史教訓,避免發生逼供信,傷害無辜,使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但是,中央已經佈置下來,華中局、軍部不能不予執行,因而黃克誠的建議自然被否決,代之以“華中各區和各部隊都要開展‘搶救’運動”的命令。

回到三師駐地,黃克誠心潮澎湃,一幕幕往事從腦海中閃過。他想起黨內每次搞肅反,總是出現擴大化的偏差,以至留下多少沉痛的教訓。中央蘇區打“AB團”,有多少同志被冠以“AB團”分子的罪名而錯殺?特別是由於濫捕錯殺,搞得一些地方群龍無首、人心惶惶,嚴重損害了黨和紅軍在群眾中的威信,嚴重脫離了人民群眾。回想自己那次在尋烏調查打“AB團”,群眾基礎本來很好的老根據地,竟然對他唯恐避之不及,驚慌逃避!記得自己回到軍團部,大聲疾呼:我們不能再搞自相殘殺的事情了,要不然,我們會變成孤家寡人!

眼下,新四軍在蘇北進入最為艱難的時期,日寇不斷“掃蕩”、“蠶食”,偽軍認敵為友,助紂為虐,魚肉百姓,國民黨頑軍趁火打劫,製造“磨擦”,蘇北根據地軍民生活發生了困難,甚至出現沒鹽吃的情況,要知道蘇北地處海邊產鹽區呀,但是日本鬼子企圖置新四軍和抗日根據地於死地,因此控制產鹽區,嚴禁把鹽運往根據地。在這種大敵當前,廣大軍民浴血奮戰,齊心協力反“掃蕩”、反“蠶食”,準備戰勝嚴重經濟困難的關鍵時刻,開展什麼“搶救”運動,搞不好會給革命事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

因而,黃克誠一直覺得,“搶救”運動不應該搞。但是,上級已經佈置下來,礙於組織原則,又不能不執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