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部分(3 / 4)

小說:漢兵 作者:賴賴

“你們這些漢人,以為用這些人頭就會嚇退我們麼?還妄想動搖我的軍心?我今日就讓你們看看什麼是被激起了慾望的狂狼。”費爾南多暗道。

“此子臨機應變,卻是一個不好對付的敵人。”雷東風看著一副智珠在握模樣的費爾南多,心下有些感慨。

應該說,這一路行來,費爾南多表現出的統御能力與指揮能力,都是上上之選。

而且,費爾南多與維爾福算計到的漢兵軍力不足也的確是實情。現在的鎮南關內,雖然經過雷東風等人的巧妙算計,大多數前鋒軍士兵都又重歸張震祖孫統轄,而且對陣安南也沒有損失太多,但滿打滿算也不足三萬人馬,而且經過這場內訌,就算這些人重新歸附,但使用起來肯定不能再得心應手,更不會輕易委以重任。如此。真正能做主力迎戰的還是原來團結在張煜周圍那萬把人。而且,在當夜的混戰中,姜開山的心腹死黨見大勢已去,竟然將城記憶體放糧草的草料場放火焚燒了,儘管雷東風他們早有準備,派人事先去控制草料場,但場內的糧草還是十不存八。如此軍力,就算依仗鎮南堅城,在糧草緊張的情況下,前景也的確堪憂。

但費爾南多儘管多謀,卻並不知道帝國行軍打仗有一句話,叫做:“天時、地利、人和。”

用李若曦的話說就是:“費爾南多此賊殘暴,根據情報顯示,竟然連名義上的盟友安南人都要劫掠燒殺,加之安南國內分為兩派,很多人都主張不與費爾南多合作,洪宇強自與費爾南多聯合,已經失了人心,費爾南多再如此不知收斂,他們已經失了人和這一基礎;聯軍遠征軍不熟悉雨林地貌,一路行軍百般小心,也會因水土不服造成傷病困擾,就算選擇水上行軍,避免非戰鬥的大幅減員,卻也已經失了地利;而我夜觀天象,西方聯軍抵達之日,必有暴雨連綿。不利其渡河作戰,更利我軍計策實施,此為天時亦在我軍,天時、地利、人和,費爾南多全部佔據,指日可亡。”

而這幾日,雷東風也是故意示弱,巧妙拖延時間,終於在指定的時間講費爾南多的大軍帶到了鎮南關前。

如今,攻城在際,烏雲壓境,城池上下彌散著一股肅殺之氣。而那瀾滄江邊散落的人頭和屍首,昭示著這必將是一場殘酷的戰鬥。

“海藍王國輕裝步兵軍團的萬人大隊負責在原來毀壞的吊索浮橋上搭建新的浮橋,羅丹公國第八步兵軍團後備隊負責運送物資,五個小時內浮橋必須完工,每提前一個小時完工,參與搭建浮橋計程車兵每人獎勵金幣二十枚,但若不能完工,則就地處斬;撒克遜長弓第五萬人隊分三批登船,在河中負責對對岸的漢兵進行壓制!其餘人原地待命,隨時準備發起攻擊!”費爾南多下令道。

很快。在金錢獎勵和死亡威脅的雙重激勵下,來自海藍王國的一萬輕裝步兵,在羅丹公國一萬後備軍團的配合下,開始搭建浮橋。

浮橋底座的船隻都是大型戰艦上的小艇,幾百艘大型戰艦之上的小艇足有上千艘之多,開到關下幾百艘,卻是足夠當支撐之用。而浮橋的橋面則是就地取材。

帝國西南邊境左近,別的不多,雨林內幾十年、上百年,甚至幾百上千年的樹木卻是比比皆是,砍伐下來後稍加修整,運到不遠的江面之上,就是很好的橋面。

當然,河對岸的漢兵顯然不可能眼睜睜看著西方聯軍如此輕易搭建浮橋,否則也實在有違常理。

很快,一隊漢兵的弓箭手湧出城門,奔到了江邊的棧橋,排成兩列,對著河面上往來的西方聯軍士兵開始射擊。

這瀾滄江寬達近六百餘米,而漢兵的制式弓弩,最高只能射出出一百五十餘米,因此箭支大多落在了水裡,就算偶爾有射到江面不斷向鎮南關方向鋪設浮橋而來的敵人,也因為力竭而難以造成重傷。

反觀特意乘坐小艇,橫在江面上負責掩護壓制的撒克遜王國的撒克遜長弓手們,他們的長弓射程卻超過了一百八十米,稍微靠近一下河對岸,一陣箭雨下去,對岸的漢兵雖然舉起了盾牌。仍然死傷不少。

漢兵的弓箭手在敵人的射程之內,自己卻無法射中敵人,幾輪箭雨過後,許是城內的指揮官有了覺悟,城牆上一陣鳴金之音,漢兵的弓箭手匆匆撤回關內,只留下幾十具屍體倒在對岸的棧橋之上。

“不堪一擊。”對岸已經搭建起一個木製的高臺,高約七八米,正為方便費爾南觀察、指揮之用。

此刻費爾南多和一干聯軍遠征軍的高階軍官站在高臺上,看著對岸漢兵的慘狀,不由得冷笑一聲,終於放下了最後一絲擔憂,帶著白絲綢手套的手指不斷撫摸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