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力範圍內,與各國簽定了“友好互助條約”。開始時包括的國家有:保加利亞、波蘭、羅馬尼亞、捷克和匈牙利,後來又加上阿爾巴尼亞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被丘吉爾稱為“鐵幕”的東西方邊界,同樣分割了德國,導致兩個德意志國家於1949年的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首任聯邦總理康拉德·阿登納(1876…1967)的帶領下目標明確地傾向西方陣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則發展成為蘇聯的最忠誠的附庸。
1950年,北朝鮮在中國和蘇聯的支援下向親西方的南韓發起進攻,目的是使分裂的國家在共產黨的控制下統一,於是,“冷戰”變得熱了起來。西方把這看成是共產黨對“自由世界”的威脅。人們擔心,下一個目標可能就是德國。為了震懾蘇聯,北約加強了軍備。這時,要求西德也做出防務貢獻的呼聲日益高漲。另一些人則警告在德國重新建立軍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痕跡還到處可見,有關德國重新武裝的問題,在國內的贊成和反對兩派間也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像這個年輕的國家的所有關鍵性的問題一樣,最後阿登納的觀點得到了貫徹。1955年5月5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參加了北約,1956年1月,阿登納向新的聯邦國防軍的第一支部隊表示了祝賀。
蘇聯試圖制止西德進入北約,對這種發展當然不能等閒視之。它於1955年5月14日建立了“華沙條約”組織,除蘇聯外,參與國還有波蘭、捷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和阿爾巴尼亞。一個月之後,東德建立了“國家人民軍”的第一支部隊;並於1955年加入了華沙條約。
儘管蘇聯自1949年就已經掌握了原子彈,但美國在這個時期仍然覺得自己仍處優勢,所以感到很安全;敵人還缺少可以直接威脅美國的遠端導彈。但蘇聯卻於1957年成功地把一顆人造衛星送入了太空軌道,這使美國大驚失色。現在的形勢已經很清楚,對手已經有能力可以攻擊美國本土。這個“衛星驚嚇”導致了新一輪的軍備競賽,但雙方卻都無法獲得決定性的優勢。因此人們稱這種狀況為“威懾的均勢”,兩個超級大國相互都對軍事行動採取謹慎態度。它的第一次表現,是東德於1961年8月在東西柏林之間修建柏林牆。這是一個極權國家試圖防止其公民逃向經濟更好、政治更自由的西方的措施。西方各國雖然提出抗議,美國甚至還派了幾輛坦克前往,但這也就是全部的反應了。人們對建柏林牆的正式看法認為,這是“蘇聯勢力範圍的內部事務”。
與此相反的情況,是蘇聯對“美國門前”的社會主義古巴的支援,並秘密在那裡部署了導彈。美國的空中偵察於1962年10月15日發現了導彈發射架。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1917…1963)隨即做出了強烈的反應:他在島國的周圍實行了海上封鎖,進行了軍隊動員,併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尼基塔·赫魯曉夫立即撤出導彈。在長達13天的時間裡,世界又站到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邊緣。然後,赫魯曉夫做了讓步,把導彈從古巴撤走。
古巴危機是現代歷史中的一個轉折。兩個超級大國都認識到,“強權政治”已經進入了死衚衕:沒有哪個國家敢於使用原子武器,如果它不想毀滅自己和整個人類的話。也就是說,雙方都知道無法戰勝對方的。所有參與者都清楚,必須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和平共處。莫斯科和華盛頓之間建立了“熱線”,以便有可能在危機時刻儘快達成諒解。同時也開始了猶豫的停止軍備競賽的嘗試。兩個超級大國的關係,從攻擊性的對立變成了“和平共處”。
“第三世界”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老歐洲殖民國家在世界上都失去了它們的主導地位。1945年以後出現了一股擺脫殖民主義的潮流,亞洲和非洲大部分國家在二十年時間裡都先後取得了獨立。總的說,英國基本是以和平或至少是不流血的方式放棄了殖民地,但法國、荷蘭、比利時和葡萄牙的殖民地卻均進行了殘酷的戰爭後才獲得了獨立。
然而,獨立慶典剛剛過去,就立即顯現出來,這些國家都面臨著什麼樣的嚴峻形勢。各方面專業人才極度匱乏:管理專家、工程師、醫生和教師。此外,在很多勉強促成的新興國家裡,還很快就出現了種族、宗教和社會矛盾。例如在坦尚尼亞就有120多個部族,各有不同的語言和文化,部族之間不斷髮生軍事衝突,使得本已困難重重的年輕國家的局勢越發舉步維艱。第一批大多來自獨立運動的黨派和政府,都標榜主張社會革命和民主。他們決心消除社會不平等,要建立社會主義社會,使古老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