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4)

小說:小窗幽記 作者:九十八度

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萬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幾見月當空。

憂疑杯底弓蛇,雙眉且展;得失夢中蕉鹿,兩腳空忙。

名茶美酒,自有真味。好事者投香物佐之,反以為佳,此與高人韻士誤墮塵網中何異。

花棚石磴,小坐微醺。歌欲獨,尤欲細;茗欲頻,尤欲苦。

善默即是能語,用晦即是處明,混俗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適境。

雖無泉石膏肓,煙霞痼疾,要識山中宰相,天際真人。

氣收自覺怒平,神斂自覺言簡,容人自覺味和,守靜自覺天寧。

處事不可不斬截,存心不可不寬舒,待己不可不嚴明,與人不可不和氣。

居不必無惡鄰,會不必無損友,惟在自持者兩得之。

要知自家是君子小人,只於五更頭檢點,思想的是什麼便見得。

以理聽言,則中有主;以道窒慾,則心自清。

先淡後濃,先疏後親,先遠後近,交友道也。

苦惱世上,意氣須溫;嗜慾場中,肝腸欲冷。

形骸非親,何況形骸外之長物;大地亦幻,何況大地內之微塵。

人當溷擾,則心中之境界何堪;人遇清寧,則眼前之氣象自別。

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擾;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馳。

童子智少,愈少而愈完;成人智多,愈多而愈散。

無事便思有閒雜念頭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氣否;得意便思有驕矜辭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懷否。時時檢點得到,從多入少。從有入無,才是學問的真訊息。

筆之用以月計,墨之用以歲計,硯之用以世計。筆最銳,墨次之,硯鈍者也。豈非鈍者壽,而銳者夭耶?筆最動,墨次之,硯靜者也。豈非靜者壽而動者夭乎?於是得養生焉。以鈍為體,以靜為用,唯其然是以能永年。

貧賤之人,一無所有,及臨命終時,脫一厭字;富貴之人,無所不有,及臨命終時,帶一戀字。脫一厭字,如釋重負;帶一戀字,如擔枷鎖。

透得名利關,方是小休歇;透得生死關,方是大休歇。

人慾求道,須於功名上鬧一鬧方心死,此是真實語。

病至,然後知無病之快;事來,然後知無事之樂。故御病不如卻病,完事不如省事。

諱貧者,死於貧,勝心使之也;諱病者,死於病,畏心蔽之也;諱愚者,死於愚,痴心覆之也。

古之人,如陳玉石於市肆,瑕瑜不掩;今之人,如貨古玩於時賈,真偽難知。

士大夫損德處,多由立名心太急。

多躁者,必無沉潛之識;多畏者,必無卓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篤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

剖去胸中荊棘以以便人我往來,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

古來大聖大賢,寸針相對;世上閒語,一筆勾銷。

揮灑以怡情,與其應酬,何如兀坐;書禮以達情,與其工巧,何若直陳;棋局以適情,與其競勝,何若促膝;笑談以怡情,與其謔浪,何若狂歌。

拙之一字,免了無千罪過;閒之一字,討了無萬便宜。

斑竹半簾,惟我道心清似水;黃梁一夢,任他世事冷如冰。欲住世出世,須知機息機。

書畫為柔翰,故開卷張冊,貴於從容;文酒為歡場,故對酒論文,忌於寂寞。

榮利造化,特以戲人,一毫著,意便屬桎梏。

士人不當以世事分讀書,當以讀書通世事。

天下之事,利害常相半;有全利,而無小害者,惟書。

意在筆先,向庖羲細參易畫,慧生牙後,恍顏氏冷坐書齋。

明識紅樓為無冢之邱壟,迷來認作捨生巖;真知舞衣為暗動之兵戈,快去暫同試劍石。

調性之法,須當似養花天;居才之法,切莫如妒花雨。

事忌脫空,人怕落套。

煙雲堆裡,浪蕩子逐日稱仙;歌舞叢中,淫慾身幾時得度。

山窮鳥道,縱藏花谷少流鶯,路曲羊腸,雖覆柳蔭難放馬。

能於熱地思冷,則一世不受淒涼;能於淡處求濃,則終身不落枯槁。

會心之語,當以不解解之;無稽之言,是在不聽聽耳。

佳思忽來,書能下酒;俠情一往,雲可贈人。

藹然可親,乃自溢之沖和,妝不出溫柔軟款;翹然難下,乃生成之倨傲,假不得遜順從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