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即命彭城令召集數千名水性好的年輕人潛入泗水打撈,併為他加官賜爵大加褒揚。
此時正值仲秋,彭城的天氣已頗有涼意。可是,幾千名潛水者顧不得河水的冰涼,一頭扎進水底。泗水兩岸,佈滿了全副武裝的虎賁軍,因為要防止九鼎被別有用心的人匿藏。所以,每一個出入河堤的人都要接受搜查。
但是,三天過去了,幾千名潛水者把水底尋了一遍,也沒有找到九鼎。彭城令原為討皇帝的歡心,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只得戰戰兢兢地向始皇如實稟報。
始皇聞聽,大失所望,臉現慍色道:“彭城令,你好大膽子,竟敢戲弄朕。”彭城令嚇得癱軟在地,連聲求饒。
“陛下恕罪。臣豈敢欺君?皆因彭城百姓到處傳說九鼎沉於泗水之中。臣又夢見有神人指點,說是這九鼎就在泗水中,當歸天下之主——就是始皇帝陛下。臣想陛下乃是天命所歸,天下共主,這九鼎不歸於陛下,又歸於何處?臣所以進言。”李斯寬慰始皇說:“彭城令所言極是。陛下統一四海,天命所歸,神人皆知,九鼎自當歸陛下所有。也許時勢未到,九鼎歸真還要有些磨難也未可知,陛下何必急於一時。心誠則靈,以陛下之功德九鼎歸秦不過是遲早的事罷了。”
李斯的一番話救了彭城令一命。始皇心中陰雲稍散,赦免了彭城令的罪名。但是,他再不願在彭城逗留,率巡行隊伍直下西南,過衡山、南郡兩地,之後,入長江乘船逆水而上。直到湘江口,他的心情才開始好轉,湘江風景秀麗,始皇遊興又起,便乘船到中游遊玩一番。正在興頭上,忽然,江上颳起大風,一人多高的水浪,寬大、漂亮的龍舟劇烈搖晃起來。始皇正在舢板上觀賞江上風景,冷不防一個趔趄,差點摔倒,幸虧趙高和幾個內侍上前扶住。
“晴好的天氣,怎麼會突然起風呢?”始皇神色稍定,驚疑地問道。趙高顧不得回答,忙言道:“陛下的安全要緊,快靠岸避風。”
龍船顛簸著緩緩靠岸,趙高等人慌忙攙扶著皇帝下船。岸上有一處高大的廟宇,乃是當地有名的湘君祠。始皇上岸後,被攙扶到祠廟前。李斯和隨行大臣、博士們正要請皇帝進去歇息,始皇突然說道:“等一下。朕還不知道這裡供奉的是哪位尊神呢?”博士姬興立刻答道:“此祠就是此地著名的湘君祠,供奉之神湘君乃是兩位女神。”“女神!”始皇覺得好奇,“先生請說說兩位女神的來歷。”
趙高用錦衣為皇帝做了個臨時軟墊,請皇帝坐下。姬興對天下河川山嶽神瞭若指掌,如數家珍,娓娓道來:“湘江江神,人稱湘君,也稱湘夫人。原為堯帝的兩個女兒,一名娥皇,一名女英,當年堯帝聽說了舜的賢名,就召他來輔政,藉以考查他處理政事的能力;後來,發現他果然賢能,就把兩個女兒嫁給他,藉以觀察舜的內德,最後,經過二十年的考查,才最終把帝位傳給了舜。”始皇感慨地說:“可見帝位不是人人可坐的,古人都知道這個道理。”
“陛下所言極是,所以古時立尊是以賢德為標準。堯帝的兒子丹朱不肖,堯就不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而選擇了舜。舜又仿效堯,選定禹為他的繼承人。舜死後,禹為了避嫌,一定要讓舜的兒子商均為帝。可是,諸侯都反對,禹只好即了帝位。禹死後,情形就變了。一部分別有用心的諸侯不服禹生前指定的繼承人,而擁立禹的兒子啟為帝,從此改禪讓製為父傳子的世襲制。啟建立了強權國家夏朝,夏傳到桀時,因桀殘暴淫亂,諸侯不服。而湯修德,諸侯皆從湯,因此湯率諸侯兵伐夏桀,把桀流放到鳴條而死。商湯開了以武力奪取天下的先河,從此每有政權易變,百姓都要遭受戰禍之苦。”
始皇聽得不是滋味,他也是靠武力統一天下的,而且還想維持嬴氏天下,至萬世不替。這些博士到底是書呆子,說話不知深淺,觸到皇帝的痛處全不自知。好在始皇知道姬興不是那種具有野心的人,也不與他計較。只是打斷他的話說道:“朕不想聽先生說史,還是說說舜帝的兩位后妃如何成仙吧!”“請陛下恕罪。臣的確扯得太遠了。”姬興誠惶誠恐地說,“舜帝是一位賢明勤政之君,在巡視蒼梧時駕崩。兩位后妃也投江自盡殉夫了。死後為神,就是祠內供奉的湘夫人。”李斯聽完,說道:“湘君如此賢德,臣等理當進祠祭拜一番,以表敬意。”眾臣隨聲附和。不料,始皇面色一沉,說:“不可。”
姬興終究書生氣十足,竟沒看出皇帝生氣,仍然說道:“陛下乃是天子,鬼神也在您的管轄之下,自然可以不祭拜。可是,臣等凡夫俗子不可不表示敬意。”始皇怒道:“既知朕是天子,就要唯朕之命是從。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