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立即寫下了一紙檔案,在全國上下所有清雲義學成立女性學院。所有入學的女學生,均免學費,只收書本費用。若是家境貧寒,可申請助學貸款。他還向皇上要了一道旨令,凡達到啟蒙年齡的女子,均必須進入女子學院接受教育。
有了這兩點,周雲見有信心,女子學院的招生速度肯定會快起來。
近期的任務做得越來越順利,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各項條件越來越成熟。另一方面,應該就是武帝對他的無條件信任。原來做任務都是他自己一個人在吭嗤吭嗤硬剛,現在有了武帝做後盾,一切都顯得那麼順理成章。
幾天後,這道旨令便傳遍了全國上下。因為旨令並只是說讓女子進入義學接受教育,提高國民素質,更有利於女性教養子女。所以響應人數還是挺多的,越是貧寒的人家,響應的越多。因為義學管一餐飯,免費,而且伙食還不錯。還有勤工儉學專案,閒暇時做做繡品,就能賺取一定的免繳書費的額度。
而且如果學習成績優秀,還能獲得獎學金。義學張貼出來的榜單上,上一學期的一等獎學金有足足十兩銀子,讓不少普通百姓為之心動。甚至坊間還有人在流傳:“書中自有黃金屋,果然不假。而且女兒如果讀好了書,說不定惹了達官貴人的青眼,從此以後便飛上枝頭變鳳凰了。”
這個年代,讓女兒改變命運的途徑,仍然僅僅是嫁人這一條。
不過不著急,周雲見打算讓她們一步一步慢慢來,總有一天,大家的思想便都會被影響。但前提是歷史不要重蹈覆轍,沒了他周雲見,能不能按照新的軌道走下去。
如今周雲見也差不多看出些端倪了,小李子這個系統存在的目的,就是讓人類文明進步五千年。這五千年哪是那麼容易進步的?難怪有那麼多人都相繼失敗了。
他點開系統檢視了一眼報名人數,果然速度很快。原本只有一百多人的女校,如今全國上下加起來已經達到了五百人之多。單單是京城總校,人數就達到了二百多。女院校門口一輛輛送女兒來入學的馬車,成了晏京一景。姑娘們也不怕看了,個個兒穿上了女校校服,還真是有模有樣。
自然也有普通人家的寒門女子隻身前來報名的,學校有規定,只要符合報名條件,不論年齡,婚否,育否,均可入學。周雲見甚至看到有大腹便便戴著圍帽的婦人前來報名,這讓他感到非常欣慰。姑娘們被壓制了那麼多年,總算有了一定的自由。
不過不論你是乘馬車來的,乘軟轎來的,還是步行來的。穿上清雲的校服,便是同起同坐的同窗。若還有願意住集體宿舍的,更是同吃同住的友誼。問題自然百出,畢竟大家階層不同。甚至有家生子與小姐同校,雖尷尬,卻也從另一層面將自由與平等擺上了檯面兒。
畢竟周雲見校規第一條便是:友愛同學,平等互敬,無主無僕,無貧無富。
不論外面怎麼看,在老頑固章大人來看,是夠驚世駭俗了。但這校規是他的小友周賢侄提出來的,那又不一樣了。他親自做主,讓家中的丫鬟也報名入了義學。倒也不耽誤幹活兒,畢竟周雲見實行每十日三個休息日。本來他是想按星期計算,但他實在不懂日期如何計算。想著有機會便找司天監的官員共同研究一下,看看能否修一下曆法。
周雲見正兀自計劃著,便聽到傳來扣扣的敲門聲,將他的思緒拉回了現實。周雲見抬頭,心道這個時候誰來找他?便整了整衣冠,喊了一聲:“請進。”
門吱丫一聲被推開,周雲見抬頭,還被驚豔了一把。對方一身中性裝扮,用髮簪束著發,一身黑色學袍,臉上竟露出了幾分肅然。周雲見忍不住多看了兩眼,倒讓對方有些不好意思了。
來人正是婉妃, 如今改了名字,叫董知秋。在清雲義學女院當啟蒙老師,教小齡女童讀詩識字。已經上了十天的班,今天恰好逢公休。她又聽說周雲見過來了, 立即拿著自己的腰牌過來見他。
周雲見也不是隨隨便便誰想見就能見的,能免通傳的, 也就那麼幾個人。董知秋就是其中一個, 她手裡有周雲見給她的腰牌,只說有什麼事兒可以憑藉腰牌直接進宮去打他。皇宮董知秋是不想再去了,如今想想當初那個野心駁駁又天真爛漫的少女, 董知秋就覺得恍如隔世。
如今才剛剛當了幾天的女先生, 便深深的愛上了這個職業。看著那些個小小女童仰著一張張稚嫩的小臉兒管她叫先生的時候, 董知秋真的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
小時候她也是精心培養起來的,琴棋書畫詩詞歌賦樣樣精通。所以她便擔任了兩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