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國,欣然同意,便載著琉球使節並特產方物歸國。
等兩個船隊,到了明州,得知錢弘佐已經稱帝,駐蹕在建業,便又帶著使節團們坐船,經海路、長江至建業朝見錢弘佐。
一路上,船隊偶有靠岸,錢弘俶指著江南之地,自豪地道:“此處皆我天朝國土,去南洋八千里。”
眾番使以為吳國有八千里江山,紛紛崇拜不已。
諸使節入建業,朝見錢弘佐,一時萬國來朝,舉國振奮,頗有天朝氣象。
錢弘佐冊封琉球國及南洋諸地國王五人、郡王三人、節度使十一人。
並在南洋三佛齊正式設立南海都護府,以目前留守南海的孔德軍為首任大都護,還規定了大都護五年一輪替。
在吳軍攻略淮南,即將滅亡偽“唐”李璟時,李璟果然出了么蛾子。
他下詔罪己,並將“皇位”禪讓給自己兒子李弘嘉(史書上為李從嘉,應為避諱趙匡胤他爹趙弘殷的弘字,且當時弘字被視為有奪天下之志),李弘嘉在廬州繼位後,更名為李煜。
李煜去帝號,自稱淮南國主,向後周稱臣,請求郭威出兵。
李煜在給郭威的奏章中寫“浙西錢氏有鯨吞天下之心,淮南願為中原遮蔽,永世為藩,年年入貢”云云,試圖挑撥後周。
郭威不是很動心,只因目前北漢國與契丹是他的生死大敵,又有居高臨下之地利,如果貿然插手淮南,很容易招來吳國這個強敵。
在沒騰出手來之前,郭威並不想染指淮南。但沒想到,樞密使王峻堅決不同意郭威的決定。
王峻之前北上統兵,解圍晉州,擊退北漢與契丹聯軍,立下了大功,開始逐漸膨脹。王峻這個人性情急躁,做事草率,以天下為己任,不管什麼事都要按照他的意思辦,否則就不高興。
郭威念他是舊臣,又有擁立定國的大功,就往往忍讓。
這次也一樣,郭威還是妥協了,命剛剛平定徐州叛亂的武寧軍節度使王彥超南下江淮。
徐州離淮河只有二百里,騎兵兩三天就到了。
王彥超也不敢冒進,於淮河北岸屯兵,窺視吳軍動作。
吳、周兩大國的首次交鋒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