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織工代表們不樂意了,他們除了加工錢,更想要的是休息,他們也是人,是丈夫,是妻子,是兒女,他們也想多些時間陪陪家人。
於是,又繼續協商,東家們願意每年的冬至、上元、重陽、千秋(錢弘佐生辰)各節,均放假一天。
織工們要求除了這些節日外,每月都休沐一日。
東家們不樂意,最終達成妥協,除冬至、上元、重陽、千秋以外,每季休兩日。
到了商議加工錢的環節,卻是怎麼也達不成一致,織工的要求東家們不願意答應,東家們的條件織工又覺得太低了。
鮑修讓突然靈光乍現,“不如按件計價,依成品優劣價格不等。”
雙方思考了下,均同意這個方案,對於織工來說,這麼做,勤快且手藝好的人,工錢多。懶惰、手藝差的人工錢少,至少比先前按月支取工錢公平了許多。對於織行來說,按勞動效率支付工錢,反倒是提高了生產效率。
最終,經過深化討論,制定了《蘇州織行織工約法》,並勒石刻碑兩座,一座立於織造局大門外,一座立於胥門外。
《約法》規定成立一個名為“織工議事房”的機構,用於調解織行與織工之間的勞動糾紛。規定了織工必須享有休息休假的權利。成為了大吳乃至整個華夏第一部勞動者保護法,為未來大吳工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奠定了法律基礎。
後來,這項約法逐漸被織造關聯行業乃至其他各行各業所引用、借鑑。
總的來講,這項約法是具有極大的進步意義的,唯一有缺陷的是,約法規定了“織工不得聚集叫歇”,日後,這一條也成為了被反覆批判的條目,成為了鮑修讓從政史上少數的黑歷史。
織工們終於返工,連日來暴漲的蘇錦價格回落,但也沒有跌到以往的價格,要比以往要貴上幾分——織行也忍痛割肉,凡是歇工前的訂單,仍按原價出貨,此後的訂單,均以市價發賣。
鮑修讓這時才有閒暇調查這次大歇工的始末,這才發現,葛成是被人利用了,有幕後黑手利用織工們的困苦,從頭策劃了這次大歇工,並試圖摧毀織造局。
這幕後黑手甚至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體,他們是蘇州的土豪士紳,靠著祖祖輩輩的積累,佔據了良田、桑園,開設了織行,壟斷了蘇州從糧食、生絲到絲綢的各行各業。
鮑修讓不敢輕舉妄動,連夜坐快船至杭州,向錢弘佐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