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左翼崩潰,有的亂兵亂糟糟地往中軍這裡跑。
“敗了敗了!”亂兵們驚慌失措,亂嚷嚷。
柴榮十分冷靜,下令放箭,射殺衝陣的敗兵。
將亂兵驅趕走後,柴榮率領殿前司出戰,命中軍史彥超、向訓出擊迎戰。
史彥超手持馬刀,領命出戰,他跨上戰馬,高呼道:“兒郎們,陛下在看著我們呢,跟我衝!”
史彥超身為龍捷右廂都指揮使,是禁軍中數得過來的大將了,卻還是喜歡親自衝鋒。
史彥超率領馬軍頭也不回的朝著北漢軍殺入陣中,向訓帶著步卒在後面緊趕慢趕,也沒追上他。
“嗨,不是說步卒先接戰,馬軍再殺入的嘛!”向訓在那兒望著史彥超馬軍帶來的煙塵,直嘆氣。
不多時,前鋒來報,史彥超因為殺得太猛,被北漢軍團團圍住了。
向訓急忙率軍出戰,與北漢軍戰在一處,掩護史彥超脫困。
有了步卒的掩護,史彥超的騎兵終於脫困,從層層疊疊的北漢軍挺槍殺了出來。
向訓攔住史彥超的馬,“史將軍,不能再這麼衝了,讓部下們代你衝鋒吧。”
史彥超大怒:“放屁,我不奮力衝殺,士卒們怎麼會拼死作戰。你指揮步卒替我掠陣就好。”說罷,連臉上的血跡也不抹,帶著騎兵馳遠,兜了一圈,又逐漸提速,殺入北漢軍中。
向訓在那兒指著史彥超的馬尾罵道:“莽夫,莽夫,你再勇武,能敵得過千軍萬馬?”
張元徽擊敗周軍右翼,劉崇忙給張元徽發去褒獎,這時劉崇也知道柴榮御駕親征了,心下更是叫好,這一戰若是能直接擊敗柴榮,那幾乎是開啟封都免了,直接入主開封就行了。
劉崇讓張元徽再接再厲,繼續攻中軍。
張元徽不太願意,周君的右翼是地方鎮兵,五代的軍閥大多都是牆頭草,誰實力強,就跟著誰走。他能擊敗右翼,很大程度上是右翼的地方鎮兵只想自保、不想拼光自己的實力。
現在讓他去衝柴榮的禁軍,張元徽還是有些信心不足的。
但張元徽的皇帝連續下了幾道嚴令,張元徽只好出擊,殺向周軍中軍。
柴榮見北漢軍猛將張元徽殺來,毫不畏懼,主動策馬前驅,以示絕不後退之意。
張元徽見柴榮大纛,朝著柴榮直接殺來,張元徽的重騎兵一旦衝鋒起來,跟受驚的狂牛一般,阻擋著紛紛被撞飛。
柴榮見北漢的重騎兵所向披靡,朝著自己而來,說一點都不怕是假的,只是他性格堅毅,知道此時他絕不能退,一退整個大軍都要崩潰。
他此次親征,十分倉促,來不及召集所有禁軍,此時他後悔不聽趙晁之言,若是等一等,等大軍都趕來後,再與劉崇決戰,定不會如此狼狽。
柴榮大聲對左右道:“敵將來襲,誰敢為朕出戰?”
內殿直馬仁瑀對眾人道:“讓陛下受敵威脅,還要我輩作甚!”
躍馬殺了出去,他一邊疾馳,一邊彎弓射箭,連射三箭,箭箭斃敵,又持刀力戰,連斬數十人,周軍士氣大振,柴榮親軍紛紛殺出死戰。
柴榮的親兵對柴榮道:“敵軍現在力竭,由盛轉衰了,必敗無疑。陛下按著轡不用動,看諸將破敵。”
殿前都指揮使張永德率四千騎兵,衝向張元徽。
趙匡胤此時正在張永德麾下,任行首。騎兵出戰都是排成一行行的,衝鋒時都是一行行的按波次,趙匡胤此時就是行首,麾下十五騎。
趙匡胤對麾下道:“陛下如此危急,我輩敢不死戰?”
於是奮勇殺敵。
(貓頭按:史書記載,趙匡胤去跟張永德說,兩人分別率領兩千騎兵衝擊北漢軍,實在是修史書的給趙匡胤臉上貼金,他一個最小的軍官,怎麼可能領兩千騎兵?)
衝了一陣,張永德沒有能衝動北漢軍步卒嚴整的陣型。
這時趙匡胤正好就在張永德附近,他就向張永德進言道:“大帥,我們不如分為左右兩翼,分進合擊,敵軍左支右拙,必能破陣。”
張永德看了趙匡胤一眼,問道:“你叫什麼名字來著?”
“涿郡趙匡胤。”
張永德笑道:“想起來了,你是趙老將軍的兒子。”張永德指的是趙弘殷,這時趙匡胤他爹已53歲,算是老將了。
張永德覺得趙匡胤說得有道理,便命副將領兩千騎,他自己領兩千騎,分別衝擊北漢軍軍陣。
這廂,張元徽與柴榮親兵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