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弘佐收到樞密院虞候房的稟報,得知柴榮北上抵禦北漢國進攻,心中大定。
他一直擔心後周干涉他征服荊湖,這下再無後顧之憂,命林仁肇吞併湖南後,迅速向荊南進兵。
林仁肇此時已攻下朗州,周行逢被擒,被押往杭州獻俘闕下。
湖南諸州紛紛上表臣服,林仁肇上書錢弘佐。既然嶽州、潭州、朗州這湖南三個最重要的州都已被攻取,其他諸州也都表示歸順了,不如立即調兵北上,攻取荊南。
兵貴神速,林仁肇立即從洞庭湖入長江,溯江而上,進抵荊州。
荊南,也叫南平國,是五代十國中比較神奇的一個國家。南平都城為荊州,轄荊、歸(今湖北秭歸)、峽(今湖北宜昌)三州。
區區三個州的小國,周圍都是比它大許多的蜀國、楚國、中原王朝,竟然從924年受封南平王以來,頑強生存了三十年。
原來南平只剩悽慘的一個州,趁著後唐滅前蜀國時,南平趁機奪取了歸州與峽州。按道理荊州這麼險要的位置,南平又這麼弱小,應該是最早被滅的。
但南平的國主高季興很有一套,他不僅向中原稱臣,中華大地上,但凡誰稱帝,他都去拜碼頭。連離得八竿子都打不著的閩國稱帝,他都去稱臣。
到了如今,乃是高保融在位。高保融性格軟弱遲緩,沒什麼才智,事無大小都委任其弟高保勖。
錢弘佐稱帝以來,尤其是攻滅南唐以後,高保融十分恐懼,連連入貢。他不僅向吳國進貢,也向後周進貢,就是希望後周能夠看在自己恭順的面子上來搭救他一把。
他知道錢弘佐日思夜想要滅了南平國,因為南平國地處荊州,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南平國是抵禦北面襄陽南下大軍、西進攻取蜀國的要地,只有拿去南平,偏居江南的吳國才能夠安得下心來。
因此,錢弘佐召高保融入朝覲見,高保融沒敢去,他也曉得去了估計就回不來了。
所以嘛,林仁肇大兵壓境,“請”高保融等兄弟幾人一起去杭州朝見錢弘佐。
高保融請求將其弟弟高保勖留在荊州,林仁肇不許。
高保融求告無門,無奈帶上自己的弟弟們,隨林仁肇大軍返回杭州,朝見錢弘佐。
錢弘佐很高興,封高保融為湘王,他的弟弟們也紛紛受封節度使、刺史,雖然都是遙領,但還是有俸祿的嘛。
錢弘佐命工部在揚州也為他們營建府邸,來年好一起搬過去。
現在放眼整個南方,只有後蜀國、南漢國和大理國了。
“傳令,命林仁肇駐守荊州,分兵兩萬人南下,命朱行忠前往湖南,帶兵越過五嶺,進攻南漢。”錢弘佐頓了頓,“傳趙承泰、餘安過來。”
太原,也叫晉陽。
劉崇經過了高平慘敗之後,已經沒有能力野外阻擊,只能固守城池,並向遼國求救。
柴榮分兵攻取了太原周邊的幾個城池,北漢各地的軍閥見周軍勢大,紛紛改換門庭,投降後周。
於是很快劉崇便就剩下了一座城。
柴榮親自率領大軍,兵圍太原。
太原是座堅城,後晉、後漢都是以太原為基地奪取的中原,因此城池高大、堅固,城防措施十分完備,倉促之間難以攻取。
柴榮派遣兵將攻取除太原外的諸州,有的州縣見周軍勢大,紛紛開城投降。
但是由於戰前並沒有計劃奪取太原,周軍的糧道一下子從潞州延長到了太原,足足增加了五百里,糧草有點接濟不上了。
將領們建議柴榮撤軍,下次再來打。柴榮有些生氣,對諸將道:“此次機會千載難逢,如這次不拿下太原,又讓劉崇恢復了元氣,國家還要消耗更多糧草錢帛來打仗。”
柴榮非要拿下太原不可,諸將們也不敢再反對。
柴榮對北漢國的百姓下旨,凡是供應糧草的,根據糧草的數量封官。但是這也只是杯水車薪,周軍加上民夫足足有七八萬人,靠人敬獻是無法維持補給,是以周軍缺糧,軍紀就控制不住了,有的將士開始剽掠周邊。
北漢百姓惡於周軍暴行,更加不願意給周軍糧草了。
戰局更加危急起來,遼軍收到北漢的告急,派遣八千騎兵從山西北部南下,企圖解圍太原。
柴榮忙命符彥卿領兵阻擊。
遼軍兵力不多,探知符彥卿大軍而來,兵力略多於己,大約步騎萬餘人,知道不能力敵,只能智取。
便稍稍後撤,退至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