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費米不說,更多的是浪費時間。
要知道龍津城中二朱總兵力估計也有萬八千人,如果想讓他們吃飽飯,一天得吃一萬多斤大米,需要打上去一千多袋米,如果按目前的命中,需要十幾架霹靂炮日夜不停的打,可是這山頂上地方狹小,哪裡擺得下這麼多炮,若換個位置,就不一定能打得到了。
郭崇彥與陳雲福商量,看能不能改進布袋,提高效率。
陳雲福與工匠們研究了一番,認為布袋子裝米後,重心不穩定,導致彈道不穩,有個方法就是先做一個泥球,燒硬後中間掏空,再用米袋塞實,並實際打了一發,果然又遠又準,但是缺點就是十幾斤的泥球打到人也是非死即傷的,很容易誤傷友軍。
沒辦法,工匠們又進行了改進,將五六斤的石彈外面包上裝米的布袋,使其均勻包裹,然後再打過去,這樣,包了米袋的石彈殺傷力大大降低,不至於打死人,彈道也穩定了不少,雖然每次裝的米少了,可命中率提高到了十中七八。
一直到了第二天天大亮,南唐軍才整明白吳越軍竟然用這麼天才的方法為圍城中計程車卒補給,大為震撼,認為不再缺糧的龍津城不可能被攻下了,士氣大減。
何敬洙不以為然,對將士們道:“從山上發炮運糧某確實第一回見,但我敢斷定,光靠發炮運的糧根本不夠吃的,我願立下軍令狀,三天之內拿下此山,再來與眾兄弟們拿下龍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