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馮延魯的兄長,為了保住弟弟,辭去了相位。
孫晟趁熱打鐵,聯合韓熙載,提出反攻吳越之策。
他們奏請李璟,趁著吳越國在福建大造水師之時,在吳越國的北面——即蘇州發難,只要攻下蘇州,吳越國北面門戶大開,滅國指日可待。
南唐又獲知了中吳軍被削藩,蘇州守軍處在兵權交接的混亂之中,天賜良機,不容錯過。
按理來說,南唐國力要勝於吳越國,攻打蘇州,由於蘇州臨近長江與大運河,南唐調兵也很方便。真要這麼幹,吳越國還真不一定能招架得住。
但宋齊丘一黨見己方落了下風,忙跳出來反對。你支援的我一定反對,遑論事實的對與錯。
宋齊丘一黨認為南唐國的前身南吳也曾攻下過蘇州,只是很快就被吳越國擊敗。走長江,水師對攻也打過,可惜也慘敗於吳越國。陸戰水戰皆敗,現在還妄議攻蘇州,簡直就是紙上談兵。
為了打擊異己,宋齊丘誣韓熙載以“被酒猖狂”,將他貶出了朝堂。
李璟私底下也覺著孫晟的想法很有見地,又惱怒於宋齊丘的黨同伐異,將宋齊丘貶到地方上當節度使。
李璟命人在江淮招募勇士,組建“淮勇軍”,並悄悄將其轉移到常州,又在洪州打造戰船、編練水軍。
宋齊丘有一點說的對,中吳軍處在權力過渡的混亂之中,但李璟認為這還不夠,吳越國現在沒有太大的破綻,但復仇的種子已種下,只等那最合適的時機。就像毒蛇發起攻擊之前先會把腦袋往後縮,只等那一剎那之間,突然出手,發起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