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丹陽兵,突然被徵調來常州,他的前後左右都是密密麻麻的一個個軍陣。
陶信身高不高,以至於往前望去,都只能看到一個個的頭盔。吳王(即李弘冀)軍法嚴苛,即便是後面等著參戰,也不準士卒們坐下休息。
陶信很是不滿,但又不能說出來,他的東張西望很快被隊副發現。
“不準東張西望!”在隊伍後的隊副大聲斥責道。
陶信吐吐舌頭,只好肅然盯著前面人的頭盔,豎直了耳朵聽前線的各種聲音。
“轟、轟、轟,”據說這是吳越軍新式梢炮,名叫霹靂炮,威力極大,能把人砸成肉泥。但霹靂炮準頭很差,砸不到人,當然了這是隊長說的。
“哐、哐、哐,”那是狼牙棒等鈍器擊打在盔甲上的聲響,一般被打實了的話,不用幾下,骨頭就碎了。
“叮、叮、鐺、鐺,”那是刀槍相擊的聲音。
陶信仔細地聽著,身體也似乎不那麼累了。他幻想可以就這麼一直聽下去,等到戰爭打完,他好回去繼續看守城門。
就在這時,陶信忽然聽見背面傳來大片的喊殺聲與哀嚎聲。
陶信緊張起來了,本能的回頭去看到底發生了什麼,是不是有敵軍從後面包抄過來了。
在幾萬人的大兵團中,一個人是如此的渺小,四周都是友軍,根本看不到後面發生了什麼。
李弘冀在望樓上,他看得真切,有一股吳越軍不知道從哪來的,突然偷襲了自己的後軍。
此時,率領這支偷襲部隊的,正是張老虎。張老虎自二次徵閩後,升任建陽防禦使。這次出征,張濟廣特意將他給從福建軍調了回來,任張濟广部前軍指揮使。
在移師的過程中,張濟廣命張老虎率所部一千人,坐船經滆湖、洮湖,繞道八十里,繞到了李弘冀的背後,發起了衝擊。
張老虎已長成一精壯的漢子,左手持盾,右手持短劍。他用盾往南唐軍胸口一推,壓住對方的朴刀,右手如閃電,連續斜刺向對方的腰部。
尖銳的短劍刺穿了鎧甲,扎入了對方的小腹。
被刺中的南唐軍軟軟地倒下,張老虎又迎上了另一個。
盾擊、刺、刺、刺,沒有多餘的招式,卻是出奇的效率高,張老虎率軍很快將面前的第一個方陣擊潰。
杜昭達見張老虎得手,一聲號炮響,吳越軍開始出營壘反擊,殺向李弘冀部。
李弘冀下令後軍調轉陣型,回頭絞殺來襲的吳越軍。但是變陣命令需要一級一級傳達,上萬人的指揮,可沒有那麼快的。他有點後悔調走柴克宏的騎兵,便又派人去催柴克宏。
陶信緊張地聽著後面的喊殺聲,似乎離自己越來越近,附近的袍澤都開始慌了,都嘀嘀咕咕開始不滿,這時候本該是立馬變陣,調轉身形,面向來敵方向禦敵的。
但是沒有命令下來,誰都不能動。
大家只能汗流浹背的盯著前面隊正的旗幟,等待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