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事,被老百姓稱作邊和尚。
邊鎬有一大夢想,那就是當和尚,奈何宦海沉浮,一時難以割捨紅塵,所以,他就在他治下信州大造佛寺道觀。
信州在徵福建時,徵調了許多民夫與糧草,如今還要大造佛寺道觀,造完了寺廟道觀當然少不了還要發放度牒找人當和尚道士,編戶就更少了,以至於信州更加困苦。
等到李璟征討吳越國,又從信州徵發了不少糧草,這個月,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士卒們的糧餉都沒發出來。
朱虎臣兵臨城下,信州裨將楊素心生不滿,對部下說:“吳越軍南北兩路進攻我國,北路已打到了金陵附近,信州一定守不住,不如跟我一起開城迎吳越軍入城,立功好拿賞錢。”
部下們又擔心一旦投敵,妻兒老小還在城中,恐怕遭了毒手。有人提議,一不做二不休,不如殺了刺史邊鎬,群龍無首,便可保家人無虞。
這幫人趁夜圍了刺史府,在府門堆積柴草,打算點火燒死邊鎬。
剛把火點起來,不想這時天卻下起了雨,把火給熄滅了!
楊素心說這他孃的不吉利啊,莫非這個邊鎬真有菩薩保佑?
頓時軍心大亂,正打算悄悄溜走,裝作什麼也沒發生。
不巧的是,他們被打更的發現了,更夫連忙敲鑼示警。
楊素無奈,這時候想太多也沒用了。便大聲鼓勵部下道:“我們反跡已露,這時候退縮就死定了,還會連累家人,不如拼一把。”
於是大家反而拼死作戰,從刺史府一路打到了城門,把門開啟,迎朱虎臣入城。
朱虎臣還正在迷迷糊糊中,就被人叫起拉到了城門口,讓他率大軍入城。
“你以為老子是這麼好騙的嗎?”朱虎臣怕是詐降,當然不信。
這時,邊鎬也率親兵衝出了刺史府,殺向了城門。邊鎬見城門大開,門外又是大隊的吳越軍,邊鎬暗道一聲不好,命人吹響號角,召集各部士卒準備戰鬥。
楊素見邊鎬殺來,他的部下還在拼命抵擋,等下要是邊鎬拿下城門,把門一關,那可就萬事休矣。
於是只好苦苦哀求朱虎臣趕緊帶兵殺進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