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波浩渺的大江之上,兩支水師艦隊正在一前一後的追逐。
前面跑的是趙承泰率領的吳越南洋水師,後面追的是南唐的長江水師。
趙承泰雖然看似狼狽,但卻一點也不慌張。
他命艦隊慢慢降低速度,讓南唐水師逐漸靠近。
南唐水師以為是吳越軍的槳手脫力了,大喜,加快速度貼了上來。
趙承泰暗道一聲妙極。
一聲令下,吳越的水師發起了反擊。霹靂炮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巨石如同流星一般劃破長空,砸向南唐的艦隊。南唐的水師雖然勇敢,但在吳越強大的火力面前,他們的大船一艘接一艘地被擊中,木屑飛濺,船體破裂,士兵們紛紛落水。
水師指揮使陳誨見吳越軍炮利,便改變戰術,派出輕快的小船,這樣目標小,船速快。
果然,這一招很有效,霹靂炮要調整方向很難,幾乎很難打中如同鯰魚一般的小船。
陳誨便命小船們幾艘一隊,圍攻吳越軍的大船,想要圍上去跳幫作戰。
卻不想,等到南唐軍船隻圍了上來,吳越軍的大船紛紛解開了拍杆,沉重的杆頭帶著千鈞之力,拍向南唐船隻,稍小一點的船,直接就給拍斷了。
陳誨見狀不妙,又立馬改變戰術,改派快船,載上硫磺、油等易燃物,採用群狼撕虎戰術,快進快出,用火攻圍攻吳越軍的大船。
吳越軍大多為平底海船,船身很穩,但缺少靈活性,遇到這種戰術,很是吃力。南唐軍的小船是一艘接一艘,如同打地鼠一般,這邊冒頭的剛剛打下去,那邊又冒出來了。
不一會兒,就被燒掉了好幾艘船。
趙承泰看得目眥欲裂,部將勸道:“大帥,不能再這麼打了。不如我們調轉船頭,朝著南唐大軍而去,打接弦跳幫戰,速戰速決。”
趙承泰見放風箏戰術已經失敗,便採納了部將的建議,開始調轉船頭,轉而朝著南唐水師迎頭衝去。
這時,吳越軍變成了順流而下,南唐軍逆流而上,天然就吃虧了。
吳越軍的船速便提了起來,甩開了那些火攻的小船,直奔著南唐軍大船直接撞了上去。
吳越軍船大,撞起來又有天然的優勢,一下子就撞翻了兩艘南唐軍戰船。
然而,吳越軍突然又不急著跳幫了。趁著南唐軍士卒在船上集結準備接弦,趙承泰命士卒們順風往南唐軍戰船上撒灰,灰迷住了南唐軍士卒的眼。
這還不算完,又在南唐船上灑上一筐筐的黃豆。而自己船上,則灑上細沙。
吳越軍的箭雨拋射,南唐軍血花飛濺,血水打溼了甲板,加上還有黃豆,滑得根本沒法站穩。
而吳越軍這邊,雖然也被敵方弓弩射得血流滿地,但由於甲板上事先鋪了沙子,起到了防滑作用,反而能正常作戰。
南唐軍大亂!
這時,又一種大殺器登場,那就是猛火油櫃。
最早猛火油武器就是運用在水師上的,經過二次徵閩後,猛火油櫃又得到了改進,射程更遠,更加靈活。
幾道火龍噴向南唐戰船,燒得甲板上的黃豆都噼裡啪啦的爆響,更不用談南唐軍計程車卒了,被烤得滿地打滾。
有的人全身都是火,痛不欲生,翻上船舷就躍入長江裡。
“撲通、撲通”,整個長江如同下餃子一般。
等到南唐水軍都快烤熟了,趙承泰這才命士卒跳過船舷,殺到南唐戰船上。
大勝!南唐水師被擊沉戰船上百艘,數千人被陣斬,跳到長江裡的都不知道有多少人。
主將陳誨搶了條小船,鑽到了岸邊的蘆葦塘中,這才逃過了一劫。
但這一仗吳越軍損失也不小,戰船損失幾十艘,上千士卒陣亡或失蹤。
按照原定計劃,水師還應再繼續西進,襲擾南唐的池州、江州甚至黃州、蘄州,阻止長江沿線南唐軍增援金陵。
但眼下似乎不太可能了,南唐的彭蠡湖水軍應該已經在趕來了,吳越水軍急需修整,補充石炮,修補戰船。
“走,先回江陰。”趙承泰下令道。
“萬一江陰已被南唐收復了呢?”部將問道。
“那就再打一回!”
錢弘佐率軍抵達常州附近,杜昭達請戰。
吳越國與南唐國\/南吳國積怨已久,追溯到幾十年前都有深仇大恨。
比如杜家,杜昭達的太爺爺的杜稜就是常州制置使,結果南吳圍常州,挖地道直接挖到了杜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