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好。唐僧西遊前後的待遇是截然不同的,唐太宗後期才突然弘佛,當年唐僧回國在和田的時候很擔心自己私自出關的結果,給唐太宗寫了信,結果令他萬萬沒有想到。太宗突然轉變的對待長生等問題的態度是令人玩味的,不過,千古帝王,就算長生了,他的王朝也會腐朽,因此,當你失去了權利地位世間你可以獲得的一切甚至與你有感情的人一一死去的時候,長生的意義又在哪裡呢?其實並沒有。然後我寫正劇文,從來是不會雙歡喜的結局。這和我在這篇文裡面表現出的某種態度也是契合的——世間的一切,得、失,幻象、真實,煩惱、菩提,都是看似矛盾卻一直共存著的,理想的完美狀態並不存在,所以,龍樹的故事其實是一個悲劇,真真正正的悲劇。【魂飛魄散換來的是一場空夢】其實我覺得這也是對追求長生的人的一種暗示,凡此執念,不過水月鏡花,但是大道與世間那些大哲們留下的思想,不論是否有被後人曲解,總有人從中獲得信念、力量,我想這就是不朽。這樣的信念與力量層遞著,有人因此為了信仰而令生命有了光輝,雖然生命很短暫,卻依舊是向上的。不過,我在悲劇結束的故事裡,總會讓兩位主角之間擁有一些人世裡溫馨的情感,不論是友情或者其他什麼。【說給你聽】這一章,是真正為了感情而寫的章。雖然前面虐身在虐,不過我認為這是開啟瓶子不停說話給瞎子聽的唯一開關。雖然他在說的時候感情沒有太大起伏,這種擔憂對方生命流逝的過程中也沒有咆哮吼叫,但是我覺得這就是我認為的他所會有的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話說回來,我覺得我並沒有我筆下的瓶子的力量,為此這些年我一直在深深地後悔。曾經有三個生命裡非常重要的人離我而去。第一個在很早就離開了,具體什麼時候我都忘了,只記得那一天我似乎感受到什麼,便一路的想往家趕,但因為某種原因,我和我母親是單獨在另外一個城市生活的,等到回到家,母親告訴我,父親電話來說某位親人離世,但是我連回去給她送別都沒能做到。第二個我記得很清楚,是在聖誕節的那一天離開的。之前我加急從學校跑了回去,聖誕節第二天有一場考試,我在聖誕節凌晨坐火車趕回學校,那天天氣很冷。在離開之前,我在醫院裡,據醫生說,如果五天醒不過來,就永遠醒不過來,我當時坐在那裡,看到眼淚就掉不停,有很多的話想說卻如鯁在喉,最終一句話都沒能說。所以一直在後悔。如果我能說給他聽,是不是就不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