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頁(1 / 2)

小說: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這就是幸福!外村現在都是三分之一的莊稼杆兒粉面子加上三分之一的粗糧再加上三分之一的各種菜乾、纓子捏窩窩頭吃,吃得一個個便秘漲肚,而他們還能吃粗糧吃七分飽。這就是幸福!所以哪怕先鋒大隊的幾個食堂也改成每天黏粥為主,每頓吃個六七分飽,社員們也沒有太大的意見。原本還有幾戶人家不樂意,覺得現在跟著二隊幹活,怎麼能不給吃飽?可是全縣第一的生產隊呢!結果被人懟了幾次,再經歷幾次瀕臨餓死的親戚們來借剩飯的經歷,也沒有人再抱怨什麼沒吃飽,畢竟比起以前張根發管飯的時候簡直好太多啊。那時候一天管飽到一天一斤,一斤再改成十六兩的十兩,然後改成半斤,差點沒餓死人。現在農閒吃稀的也沒什麼不對的。冬天外面大隊的糧食越來越少,很多食堂開不下去,只能把為數不多的糧食分給社員自己回家做。可他們沒有鐵鍋,只有瓦罐或者瓦盆,弄熟都不容易,只能喝涼水吞下肚,最後發病。還有大隊餓死也不肯解散食堂,不肯給社員分糧食,讓人把玉米秸、玉米芯、豆莢以及樹皮等磨在一起,加一點粗糧,然後做成飯給社員們吃。就這樣都吃不飽,有些社員就想辦法去弄點吃的,躲在家裡弄弄熟,但是大隊依然不許社員冒煙,抓到就打碎甚至挨鬥。其實前兩個月還能湊合,一天吃幾口東西,躺著不動避免消耗熱量,怎麼也能挺一些日子。秋天再怎麼不豐收,畢竟地裡有糧食、野菜、野草、刨一點就能餬口,這樣就能支撐著熬過倆月。冬末春初才是最難熬的時候。秋天收的糧食都吃光,夏天的還沒接上,而這時候地裡的野菜都沒冒頭,根本沒有能夠餬口的東西,所以被餓死的多半都是在臘月和春天的時候。救濟糧沒下來,很多人都堅持不住,在這種情況下,有人得了浮腫病,孩子和病人先扛不住,而後就是男人。俗話說,“男人三天,女人七天,老太太能頂半個月”,因為男人迴圈系統旺盛,需要的能量多,一旦沒有吃的,斷糧三天就能餓死。而老太太卻可以頂半個月。……丁家村的向陽大隊,不算是全縣拔尖的大隊,但是也不是拖後腿的,不上不下一直處於中游。去年糧食放衛星的時候,他們沒搶虛名,但是收成也不太好,秋天大鍊鋼鐵也浪費了不少糧食和棉花。今年也攤上乾旱,好在他們大隊有一條河通往,在河水乾涸以前也能引水灌溉,到底也沒絕產。只是公購糧任務翻了倍,他們勉強上繳任務,卻沒有留足預定的口糧。搜糧隊到達他們村的時候,非說藏匿了一萬斤糧食,逼著他們交上。後來還是莫家溝出事,崔發忠他們撤離,丁家村才逃過一劫。可就這樣,他們自己的口糧也不夠吃的。冬天農閒他們就改成全員喝稀,男勞力兩勺子,女勞力一勺子,孩子半勺子,要是勞力少工分抵當初食堂入夥的時候糧食少的,那現在孩子是沒飯吃的!而且那稀飯當然不能和先鋒大隊的稀飯比,是真的稀飯,稀湯寡水可以照影子梳頭的那種。從冬至月開始,也把豆莢、玉米芯、玉米秸、地瓜蔓這些都碾碎摻在秫秫面、地瓜面裡一起吃。這樣吃到臘月,他們大隊也幾乎要揭不開鍋,如果不是有紅薯,只怕臘月也堅持不到。從一開始的摻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到一半……到三分之二,再下去難道要全部都吃草?人的肚子不是牲口,全吃草也扛不住啊。可救濟糧還是沒有任何影子。向陽大隊的幹部們,還不像賈存放那些人那麼極端,對於社員們偷摸冒煙弄點吃的,他們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又有幾個人有賈存放那樣的心腸說出“咱們最不缺的就是人,死一個拖出去,死兩個拉出去,哪裡死哪裡埋”這樣的話所以對於有社員從大隊場裡拖玉米秸回去把根磨碎填肚子的行徑,他們選擇假裝沒看見。現在有些孩子已經餓得開始摳牆皮吃!……丁老漢兒有兩個兒子兩個閨女,全都成家。大女兒嫁得遠,輕易不回孃家,一般也就是過年回家一次。二女兒丁蘭英嫁給了七八里外的周家村,農閒的時候也會回來看看,帶點東西回來。不過今年回來的次數很少,丁老漢兒估計是抗旱加秋收太忙,又猜測是不是因為今年也歉收,一到冬天就缺衣少食,全都吃不飽,二閨女也沒有那個力氣和心思回孃家。可他老婆子和兒子媳婦們不這樣想,都覺得是不是丁蘭英故意不回來的。他們都嘀咕著丁蘭英不回來,他們應該去看看,只是丁老漢兒一直不肯鬆口。這時候餓得一個個有氣無力的,吃一口東西都要躺大半天,儘可能得不活動,避免餓得慌,自然也就沒有力氣出門串親戚。可如果躺著不動也餓的受不了的時候,人就會想有人來送口吃的或者去親戚家要口吃的。老兩口覺得自己一把年紀,真要是餓死也沒啥,可看著倆壯年的兒子還有三個孫子倆孫女也而得哇哇亂叫、皮包骨頭的可憐樣子,那心就跟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