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頁(1 / 2)

小說: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是啊,我們各家出肉處菜出面,咱們包餶餷、豬肉燉粉條、小雞燉蘑菇……”“家家戶戶按人口出份子,願意一起的就一起,怎麼樣?”“俺們加入,俺們加入……”於是這一年春節,先鋒大隊又吃了一次大鍋飯。吃年夜飯的時候,照舊要先向主席請示,感謝偉大領袖帶領大家過上好日子,有豐盛的年夜飯吃。早請示晚彙報,也是去年開始的規矩,從上到下都要如此。表完忠心大家互相祝福,做一下批評與自我批評,互相提一下意見,督促社員們互相進步。子女可以稱呼父母為同志,父母稱呼子女也同志,拜年不用再磕頭,而是“爸爸同志好,媽媽同志好。”別的大隊不知道,反正在先鋒大隊,社員們是萬分虔誠的。畢竟外頭的世界他們不懂也不知道,眼前的生活看得見摸得著,自己家的的確確日子越來越紅火,這是中央領導有方。吃了年夜飯,老師領著學生們舉辦春節聯歡晚會,社員們一個勁地叫好。大年初一是互相拜年熱鬧的時候,社員們繼續往年的娛樂節目,踩高蹺、扭秧歌、唱茂腔,今年因為有師生們的加入,節目更加豐富多彩,載歌載舞,拉二胡、打快板,熱鬧不斷。……今年各大學校陸續開始復課,但是困難不小,有的春天覆課,有的秋天下學期才復課。小學原本66年停課時候的三四五這三個年級,有少數學校讓他們復讀,多讀幾年,而還有一大部分則直接讓學生升入初中去,就讀初一初二初三。原本初中高中各三年時間,現在全都改成兩年,甚至直接把初高中連起來叫做連中。因為復課以後要求教育要改革,學制要縮短。學生們雖然復課,卻根本不能專心學習,也學不到什麼,畢竟還是以鬧。。為主。而且從前的舊課本不能再用,要求學習新的簡化的知識,這就要制定新的教材。但是時間過於倉促,全國上下各地,教材一時間拿不出來,就讓各地自己編教材,但是一定要附和教育部的教育改革。如今小學只學語文和數學,再加一門生化課。語文就是請社員們講家史,要牢記階級苦不忘血淚仇,不過社員們絕大部分沒文化,講著講著就講最苦的三年時期。數學則是老師帶著學生們跟生產隊下地,幫著生產隊長和會計計算工分,分配糧食等。生化課更簡單,老師帶著孩子們割草、挖土、打掃牲口圈,然後幫著積肥,同時還要種學習開闢的菜園。初中的學生們原本也只是小學沒畢業呢,哪裡學的了初中知識?物理化學英語這種課,一堂課開個頭,下一堂課學生們又忘光不理解,還要繼續講。結果有些學生連中畢業,二十六個英文字母也沒學全。在學校裡混兩年,直接高中都畢業。學生們因為畢業以後就下鄉,自覺沒有前途,也不肯好好學,都是磨洋工混日子。城裡學生混日子,鄉下學生一看學習也是回家種地,那更不樂意上學,生源直接銳減一大半。這時候各大城市還有一個更加緊迫的問題,因為各大院校、工廠這三年都整頓恢復而沒招生招工,所以中學積壓了數量巨大的生源。為了解決這部分生源帶來的社會威脅,規定66、67、68這三屆的初中高中生,集體畢業,畢業以後就開始動員,要求自願奔赴全國各地農村,去更廣闊的天地建設祖國。各大城市,多半是去偏院鄉村,中小城市,則以就近下鄉插隊為主。於是,全國各地掀起了知識青年下鄉的熱潮。這部分青年,說實在的,也就高中畢業生有點水平,其他的還算不上知識青年。畢竟大部分人的真實水平連初中都沒畢業!哪怕後來的幾屆,也基本都是個小學水平,混初高中文憑。所以後來70年代各大院校工廠又開始招生招工,他們就算進去,水平也不夠,很多拿著高中畢業證的工人,卻被要求參加工廠內部舉行的初中培訓班。因為他們的實際水平,被耽誤的連初中都不到!68年的先鋒大隊,也迎來知青下鄉的高潮。高進縣城的學生,大部分都是本縣的,下鄉就是直接回家自行安排工作或者跟著生產隊下地,如果家裡有點關係或者能找到說話管用的人,差不多能在小學謀個老師的職位。再往上一級,區和市的各大高中初中學生則需要下放附近農村。而省城的學生少部分留城,一部分就近下鄉,大部分去往偏遠、貧困地區。因為先鋒大隊的名氣,上頭也安排省城、青市、區各學校的一些學生到紅旗公社插隊,其中到先鋒大隊的人數最多。比如最少的大隊有五六個插隊名額,一般的有十幾個,而先鋒大隊則有35個!這當然不是一批來的,年中先接收六個,半個月後又接到幾個,這麼一波波的,到秋天,先鋒大隊就接待到三十五個!看樣子,上頭也不打算剎住,居然還有不斷下放過來的跡象。周誠志急了,他們大隊就這麼多地,自己的社員們都剛剛吃飽的,又下來這麼多如狼似虎能吃能喝的學生,這不是要把他們大隊給吃窮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