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頁(1 / 2)

小說: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恨不得住在這裡!10月中旬, 莫茹在收音機裡聽到中央聯合發出《關於大、中、小學校復課鬧。。的通知》。25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大、中、小學校都要復課鬧。。》。但是鄉下卻沒有什麼動靜, 連縣城也沒有說復課。莫茹和周明愈打探了一下, 訊息說本省估計要來年才能復課。畢竟校長老師都被打倒了,學校亂成一團, 怎麼復課也是個問題。就算上頭下達了復課通知,要召集老師學生,挨個學生髮通知,也不是一天半天就能發完的。準備校舍、教材、通知學生等等雜七雜八的事情,也夠忙活幾個月的。因為上頭有正規通知,先鋒大隊小學就光明正大的開課。但是因為其他學校都還沒有復課,所以先鋒大隊高年級的孩子就沒有地方上學, 大隊裡一合計,直接把自己小學變成五個年級。最起碼,先把他們落下的這一年課程補一下。好在之前的這一年, 先鋒大隊小學就算停課,基本兩三天也能上一天,所以孩子們的功課沒有丟下,只是加大了自學的比重而已。開學摸底考試, 有的水平保持,有的降一些,但是不至於都忘光。只是變成五個年級以後,老師不夠用,還得再請新教師過來。原本三個年級,是魏生金和另外一名草泊兒的老師帶著。後來變成四個年級,兩個老師帶不過來,周明愈就想去另外再請兩個。結果張根發非說讓自己兒子去當老師,教不了四年級,教一年級總成吧!看他那麼極力堅持的樣子,周明愈就說那就試試吧,畢竟張金煥還是有點底子的,教個一年級也可以的,就是這不會耽誤他接班當大隊書記和大隊長的職業前途嗎?哈哈,事實證明他還是太天真,張根發分明就是讓張金樂去當老師!這一下子周明愈和莫茹都嚇到了。張金樂雖然上了三四年小學,但是本身就不認真學習,沒學到什麼,這又過了好些年,只怕學的也早就還給老師。讓他當老師?那不是誤人子弟嗎?如果他能認真學習,前幾年張根發讓他去縣醫院培訓學習,那他也好當一個赤腳大夫了。結果呢,還不如不識字單純靠記憶和經驗的何仙姑呢!所以,也怪不得莫茹要動點心思,雖然讓張金樂去了,但是能不能堅持下來可看他的運氣呢。張金樂也不負所望,沒幾天就嚷嚷著孩子們都難管,再也不肯去當老師,“這些熊孩子,還上什麼學!”於是張金樂退出,大隊委託周明愈再去延請一位老師來。兩人就從公社請了一位老教師過來,成分不大好,生活有困難,但是教學水平很高,為人謙和也從來不主動搞事。現在要開五年級,之前老師又不夠,還得繼續請,至少得五個老師才行。雖然研究員師生離他們很近,不過兩人也沒想過有那麼大臉要請人家來教小學,那不是大材小用麼?請人家來是讓人家繼續本職工作的,可不是給他們打工的。三位下鄉的大夫也有本職工作。所以,他們還得去外面請。傅臻知道以後自動請纓,“你們不用擔心這個,我幫你們請兩個來。你們可有什麼要求?”周明愈道:“最好是年紀大一些的,教導小孩子也有耐心。”年紀大的,有那些退休的,或者成分不好生活過得困難的,他們都可以請來,既能讓人家舒服一些,自己村也能得益。畢竟要是年輕有為的老師,他們鄉下也請不來,人家都愛去城裡吃供應糧,再不濟去公社也好啊。傅臻笑道:“包在我身上,明兒回去一趟看看,保管給你們請兩個老先生來。”周明愈和莫茹也有打算的,其實老師不用愁,等老年下鄉的青年多了,高中生肯定也有,請幾個當老師也很好的。但是好的老師不怕多嘛。尤其如果能請來那些高中生的老師,那不是更好?傅臻是個行動派,頭天跟兩人說了,,辦個正兒八經的手續,證明兩位老師是來支農,建設農村,而不是逃避什麼,免得有人拿這個說事刁難人。”周明愈也都想到了,答應著就去喊隔壁的周培基。他們去了縣裡,把手續先辦妥,再去接兩位老師。兩位老師看他們開了拖拉機,呂老師就忍不住把自己和老頭子的書桌和靠背椅都帶上。單老師還有些不好意思,“小同志,我們年紀大了,戀舊,這桌椅換一套就腰痠背疼。”周明愈看過,這套桌椅應該是紅木的,有不少年頭,被兩位老人摩挲得都出了包漿,油光水滑的。他假裝不懂,只道:“那咱們就拉過去,到時候放在兩位宿舍。這可比俺們自己做的好,起碼不磨人。”老兩口看他這麼好說話,就覺得以後日子有盼頭,臻臻給他們找了個適合養老的地方。坐著拖拉機,突突突地到了先鋒大隊,先安置老兩口。房屋有限,宿舍也就是辦公室,教室也可以當辦公室,至於開伙,他們可以自己做飯,如果自己不想做,那就去大隊食堂吃。為了照顧這些老師、醫生們,先鋒大隊的食堂又開起來,日常村裡社員有不愛做飯的,也可以去打飯吃。大隊食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