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頁(1 / 2)

小說:六零年代好家庭 作者:桃花露

……他前幾天就帶著周明愈在自己隊田地周圍勘查,尋摸著除了南溝還有哪裡適合挖井。這個周明愈擅長,他假裝說高技術員教過的。挖井要考量幾個問題,一二三四五地列給周誠志聽。西邊和南邊有河,只需要深挖或者延伸即可,而北邊和東邊沒有,就需要動腦筋。不過自己家在東邊都是肥沃的良田,全是一類二類土,挖那麼大的水井浪費田地,最好在不能種莊稼的荒廢地方挖大平塘蓄水。周明愈覺得周家村和草泊兒、將軍廟子三村交界地有一處不錯。“咱們三個村一起挖一個大平塘,這個位置比在自己地頭挖安全得多。”地方大,就不需要挖得太深太陡,可以挖成一大片水泡子。計劃好以後,周誠志就主動去接觸兩大隊的書記和大隊長。今年八龍治水,大家都有些慌兮兮的,但是很多人知道歸知道,卻不想做什麼,無非就是和人聊起來的時候十分擔憂地說一句“八龍治水啊,今年怕是不好呢。”之後該幹啥幹啥。將軍廟子的村幹部倒是想和周家村合作,因為他們村和周家村一樣缺水,草泊兒卻不那麼熱衷,他們有一個大水泊子,覺得足夠用的。……就在這時候公社下了通知,派人下來勘察地形,打算進行馬旺水庫的後續工程——爭取每個村都有水渠通進來。水渠也有兩種,要麼直接挖溝疏通,要麼就用土培出高於地面的水渠,不管哪一種都需要配合當地地勢。公社從每個生產隊抽掉十個男勞力兩匹牲口,給一部分口糧和飼料補貼,湊成大約兩千多人的水渠工程隊,先從馬旺水庫直接修一條往北通的水渠,修好以後,各村就可以就近往自己村引水。“要是修得快,今年春天就可以澆麥子!”宣傳員如是喊。因為只是一條水渠,高三米或者深兩米寬不到兩米,修起來要容易一些。剩下的社員們就繼續春耕,然後盤糞、漚肥,準備春種,還有餘力地就開始計劃著挖各村各生產隊的蓄水井。張根發見公社組織修河渠,他為了邀功立刻就召開先鋒大隊幹部會議,要求大隊剩餘人員也要挖河打井,為抗旱最好準備。莫茹和周明愈被邀請出席。“大家積極發表意見啊,看看在那裡挖溝好。”張根發掃了周誠志和周明愈、莫茹幾個一眼。周明愈剛要說就被周誠志輕輕地拍了拍胳膊,他便沒說話。周誠志道:“大隊長,俺們隊商量好了,要現在西河那邊開挖,那裡地勢高存水少,挑了去澆麥子,底下淤泥挖出來漚肥,正好繼續深挖打井。”張根發立刻看向另外幾個隊長:“你們覺得呢?”周明貴看了周誠志一眼,沒吭聲。陳福海喊道:“聽大隊書記的。”張根發道:“我覺得吧,咱們還是得先挖南邊的河溝子,挖深一些。”那個地方顯眼,正好在去往公社的路南,來往人都看得見,那是他的政績。要是挖在西河那裡,都是田間小道,別人看不見,只有自己人實惠罷了。周明愈道:“我覺得還是西河崖那裡好,那裡地多。”張根發立刻拿周明愈那天開會時候的話堵他,“等挖好了南溝,存夠水,咱們慢慢往北邊引不就好了?年輕人不要那麼死板。”周明愈:“……”莫茹:這貨越來越蠢萌了,都讓人恨不起來。於是大隊書記拍板,先挖南溝。會後周明愈問隊長,周誠志一臉的無辜,“我本來就想挖西河那裡。”周明貴肩頭一抽一抽的,小聲道:“咱們書記有個毛病這輩子改不了,只要二隊隊長說什麼,他就一定要唱反調,這是吃飯喝水一樣的習慣。”……將軍廟子的幹部也抽調勞力先去三村交界的地方挖水泡子,這裡挖好,到時候可以從周家村西河引水。而西河可以往南通到周家村南面的水溝,那條水溝就是三村通往水渠的最近之路。草泊兒一想自己村不在水渠的線路上,還是要從周家村引水,最方便的就是三村交界的平塘。這麼一想,他們也派人去那裡挖,允許周家村先專心挖南溝不用派人來這裡,但是等這裡的平塘挖好以後,三村共用。三個村還煞有介事地簽訂了三村湖共用合同,讓公社的幹部給做了見證。張根發事後跟張德發琢磨:“我怎麼覺得被他們坑了呢?”張德發:“你就不該給你們簽字,讓他們自己瞎搗鼓,保不齊都搗鼓不成,沒有你出面,那倆大隊的幹部才不會給他們面子呢。”張根發深以為然。先鋒大隊安排好耕地、參加公社修水渠之後就安排挖南溝的工程。四個生產隊把南溝以南的位置分段,一個生產隊一段,要求把此處深挖六米,有泉眼最好,沒有也不強求,到時候把原本河溝子裡的水引出來,再去挖河溝裡的淤泥。淤泥用筐子運往地頭,跟開春以後村裡各家豬圈裡盤出來的大糞放在一起漚肥。盤糞以前也是個大工程,每家男人都要把自己家豬圈攢了一冬天的糞扔到院牆外面,因為有人家不養豬,加上雞少了大半,今年比以前少了不少糞。所以這些淤泥也十分珍貴起來。二隊的隊員們受自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