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嘖稱奇,又問莫茹拾棉花的事兒,“拾棉花也不用太累,有多少力氣出多少就行。”張翠花是怕她太累,尋思大仙作法那也得消耗法力的吧?其實她也不知道莫茹到底有啥本事,一切都是自己猜的。反正不管怎麼說,她是照舊要給大仙開小灶的,說不定能補充法力呢?莫茹笑道:“娘我知道啦,就西坡那塊地開的多,北邊的還沒怎麼開呢。我和幾個嫂子商量讓她們先去幫忙掰棒子,我和秀芳嫂子幾個拾棉花就行。”說穿了糧食才是救命的,沒有棉花大不了冬天不出門,可沒有糧食那可是要捱餓的。今年真的大豐收,沒有多少肥的玉米長得都不錯,原本估計一畝地也就百十來斤,看這樣子估計得有將近兩百斤。所以還是趕緊收回來才保險呢。等晌天女人們要先把棉花抬回場裡稱重。都是常拾棉花的,每個人拾幾壟地,有幾包袱棉花是有數的。她們看著兩個地頭那兩大包棉花,都有些說不出話來。柳秀娥會算賬,數算了一下各人拾的壟數,她咋舌道:“頭午咱們拾了三百多斤,人家妮兒自己就得拾一百斤。這還是保守估計呢。單蝶琴嘴角抽了抽,刺兒了陳秀芳一句,“你拾了能有十斤?你說你還來幹什麼,十個不頂人家一個。”陳秀芳道:“第一天還不熟練,來的也晚點兒,過晌兒我就能快一些。”上午滿打滿算能拾了兩個來小時,下午可以拾四五個小時,數量也會翻倍的。柳秀娥道:“秀芳拾得也仔細,小癟癟花兒也拾下來挺好的。反正咱們知道人家妮兒能幹就行,去場裡把重量各自記下。”有拾棉花快的社員這可是大殺器,這棉花不開的時候都不開,一開的時候一夜之間開滿地,要是不拾回來,不是被風吹落地上,就是把幹葉子粘上弄髒了。把棉花包用繩子一捆,再拿棍子抬回場裡,稱完重量,柳秀娥負責記在生產隊的本上。稱完重量就可以交給負責晾曬的社員。那些不能下地的老婆子領著菊花那麼大的孩子,一邊看孩子一邊曬棉花和糧食。支起木架子,搭上秫秸箔,把棉花攤在箔上或者篾席上,時不時地翻翻,挑揀一下僵瓣、黑斑的。還要小心看著,不能讓雞狗的過來禍害,還不能刮進去草和葉子。要是草葉子碎在裡面會弄髒一大片棉花,送棉站的時候會影響評級。秋高氣爽的時候大日頭天曬兩三天就差不多,如果咬著棉籽嘎嘣嘎嘣響就算過關,可以送去棉站交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