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真有錢!莫茹笑得眉眼彎彎的,“好嘞,給您撿大個兒的!”數了五十個,老太太交了錢趕緊送家去,免得被人看到。其他老太太見雞蛋一下子少了半箢子,也急了,“我也買點兒。”她們紛紛家去拿傢什兒,還有人順便去叫家裡沒出來的老鄰居,很快一群老太太湧出來,其中還有三個小腳老態,一步挪三指,生怕自己慢了被人搶光,想喊還不敢大聲喊,“你們慢著點,給我留點,留點。”那髮箍老太太就說風涼話,“我說小老鄉兒,你這雞蛋是不是不新鮮?你怎麼這麼多雞蛋?你們家養了多少雞?現在可不讓養那麼多吧。”她一邊挑刺兒一邊死死盯著那幾個箢子,看著雞蛋越來越少,就有些著急,但是還想殺殺價。都說農村往供銷社送雞蛋就是3分一個,他賣8分,賺多少呢!雖然平時他們都說錢不見得有用,票才最重要,因為有票才能買到東西,沒有票只有錢是沒用的。用票可以換錢,但是用錢不一定能買到票,畢竟家家戶戶都是定額的,數量有限自己吃都不夠,也沒得往外賣。可這時候看到有不用排隊限額就可以買的雞蛋,她又只盯著眼前,尋思怎麼才能便宜點。一個老太太提醒她,“我說你還不買?等會兒都下班回來,一下子就搶光了。”另外一個老太太也和她們嘀咕道:“就是啊,城關的都不敢來賣,要是賣至少一毛二一個呢,快點吧。”周明愈一聽趕緊道:“啊,還搶啊,你們城裡這麼嚇人,我們可走了,不能被搶光。”說著他就讓莫茹趕緊收錢走人。髮箍老太太一把拉著車壁,“這麼大個小夥子怎麼那麼不頂事兒?誰敢搶啊?我們說的是買,你放心就是了。”莫茹忍著笑,拿著一個草編的圓形笸籮給老太太看,“大娘你們家缺不缺這樣的小笸籮裝針線、吃的都可以啊。”那些面花模子、木梳、小木匣子、篦子等炊具也都露出來。一個老太太對蒲扇很感興趣,“這個看著不錯。”莫茹和周明愈早就商量過價格的,這時候農產品、手工品不貴,貴的都是工業品、化工等。她道:“我們這個比別人的更結實,你試試,掰不斷的,起碼用三年。”麥秸草泡在石灰水裡幾天,撈出來就淡白色,用尺子刮扁然後編起來,一般是圓形或者芭蕉扇形狀。下面有一個木柄,技術不好的人木柄裝不結實,容易壞。柳秀娥這個是周玉忠特意做的木柄,比別人的好很多。以後買了染料,還能把草染各種顏色,那樣就更好看。當然,再好也就是一個必需品,不能貴了。畢竟扇風大家都一樣,蒲葵扇風更大,而這個優點就是好看,取材方便。老太太就問多少錢。莫茹道:“一毛一把。”集上或者供銷社買的蒲葵扇也要一毛左右一把。老太太紛紛說貴,“這個風小,我看也就是五六分一把。”莫茹笑眯眯地看著她們,不說話,買東西的都是這樣,看上喜歡的東西就要挑刺,總怕買貴了。周明愈就道:“大娘,這個扇子能扇風能擋雨還能坐著呢,不怕壓的。”一個小腳老太太開始哼小調兒,“蒲扇本是一把草,河邊姑娘編得好;若說不是無價寶,家家戶戶離不了。中,我買兩把,家裡的都劈了。”很快她們又看到了木梳、面花模子、篦子、篦梁等炊具,立刻感興趣地問問價格。面花模子是木頭雕花加工的,所以要貴一些,供銷社要六七毛,莫茹就要五毛錢。這個東西買了能一直用,只要不摔壞可以用一輩子甚至孩子繼續用都沒問題。草盒子兩毛一個,也能用很久。棗木梳子不多,就只有五把,她要四毛一把和供銷社一個價格。至於做飯的篦子,兩毛一個,篦梁三毛……其他的零零碎碎她也報了價格。面花模子很受歡迎,過節或者有什麼喜事的時候做喜面花要用,篦子等炊具也是必需品,而且也算消耗品,舊的日常用,買了新的過節蒸大餑餑用。等幾個老太太都買了幾樣東西以後,雞蛋賣掉小兩百個,其他小東西也賣了幾樣。周明愈感覺差不多要走的時候,一個彎腰駝背的老大爺拎著小箢子出來,“等等,我也要買。”到了跟前他埋怨道:“我說你們有好東西怎麼吃獨食,也不知道招呼一聲。”髮箍老太太看箢子裡雞蛋不多了,趕緊道:“哎呀,我想起來了,閨女那次還說讓我給買點雞蛋呢。”要是現在不買,回頭去糧油所裡可沒的隨便買。她多買點給閨女家、兒子家,到時候要他們一毛錢一個,也可以賺呢。這麼一張羅,髮箍老太太一下子買了五十個去,倒把新來的老大爺給嚇了一跳,“你給我留點。”莫茹道:“大娘大爺你們小點聲,要是把治安辦的人招來了,咱們可要一起被抓進去。”很快又來了幾個婦女,也8分一個買了一些雞蛋去,又沒了一百來個。一個婦女道:“你們別走啊,我去問問他們要不要。”這時候還沒下班她去問問關係要好的人,要的話就幫忙買。她這麼一說別人也說去問問,讓周明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