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齊聲道:“謝太后娘娘。”之後,侍衛散開,大臣們循序離開清元殿,前頭自有劉太后的人送他們。慕容文暄恭敬道:“母后,兒臣親政後必定勤勉政事,不辜負母后的期望。政務上若有不明白之處,兒臣向母后請教,還望母后不吝教導。”“陛下,你長大了,親政後要穩重一些,凡事三思而後行,多向你九皇叔請教。哀家能教的,自然會教你。”劉太后慈和地囑咐。“是,兒臣銘記於心。”“好了,哀家回去了。”“恭送母后。”劉太后深深地看一眼燕王,意味深長地離去,劉嵐徹立即跟上。衛忠賢立即道:“奴才恭喜陛下,陛下終於如願以償。”慕容文暄欣喜萬分,“九皇叔,成了!”燕南錚淡淡道:“到裡面說。”他們一起進大殿,慕容文暄吩咐衛忠賢到殿外守著,不讓任何人進來,然後吩咐太監送熱茶來。“九皇叔,為什麼你好像不太開心?”慕容文暄不解地問。“陛下,防人之心不可無。”燕南錚眸色微凜。“嗯?你的意思是母后……”這時,衛忠賢送來兩杯熱茶,爾後退下。燕南錚這才道:“太后娘娘未必真心還政。”慕容文暄駭然變色,“可是母后不是對朝廷重臣說了讓朕親政嗎?”燕南錚提點道:“此乃以退為進,太后娘娘應該還有後著。”慕容文暄一點也不開心了,面色沉重,“以退為進……母后會有什麼後著?”這麼說,母后並不是心甘情願地還政?“走一步看一步。陛下無需過於擔心,臣會注意寧壽宮的動靜。”“嗯,謝九皇叔。”“陛下親政了,兩日後開始上朝,一定要爭氣,不要辜負臣與滿朝文武的期望,做出一番成績給太后娘娘看。如此,她就沒有任何藉口。”燕南錚拍拍他的肩,鼓勵道。“嗯,朕會勤勉政事,不懂、不會的向九皇叔請教。”慕容文暄明朗地笑,發自肺腑的興奮,“九皇叔,你入朝幫朕好不好?朕信得過的只有你,你想要當什麼官,朕下一道旨意封你便是。”燕南錚的眸色寒沉下來,“陛下,這樣的話以後不能再說。”慕容文暄見他生氣了,不明所以,“為什麼?”燕南錚教導道:“你是天子,是你恩賞臣下,而不是臣下要什麼官你就封什麼官。王者最忌這一點,明白了嗎?”慕容文暄點點頭,“朕受教了。不過朕只對九皇叔說這樣的話,因為只有九皇叔全心全意幫朕,真心維護咱們慕容氏的國祚、江山。”燕南錚輕冷地眨眸,“今後要學的還有很多,慢慢來。”“那九皇叔一定要入朝幫朕。對了,九皇叔是大理寺卿,上朝議政也是理所當然,朕上朝那日,九皇叔也上朝,好不好?”“也好。”“待有了空缺,朕再給九皇叔封一個大官。”慕容文暄鬥志昂揚地笑。“以後再說吧。”燕南錚再次叮囑,“陛下對太后娘娘多盡孝道,以免落人口舌。”“朕明白,朕就像以往那樣孝敬母后。”“夜深了,臣先出宮了。”“九皇叔慢走。”慕容文暄笑眯眯地送他到殿外,望著他走了才回大殿。衛忠賢跟著進殿,“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陛下終於得償所願。”慕容文暄喜不自禁地走進寢殿,“這次全是九皇叔的功勞,今後朕要倚重九皇叔。”衛忠賢小心翼翼地伺候他解衣,“陛下感念他的功勞,這沒錯。不過陛下要恩威並施才好,此次燕王殿下功勞甚大,日後會不會以此功勞拖大,功高震主,處處掣肘陛下?”“你的意思是……”“奴才不該妄議燕王殿下,不過燕王殿下擁有‘天羅地網’,文武雙全,才幹不凡。他入朝後必定勢力日增,萬一哪一日陛下壓制不住他,那陛下就危險了。”衛忠賢偷偷覷他的神色,眼底閃過一抹精光。“九皇叔不是那樣的人。”慕容文暄不悅道。“俗話說,人心不古。現在看著燕王殿下不會有異心,可是時日久了,權勢大了,難保他沒有別的心思。陛下要未雨綢繆才好。”衛忠賢大著膽子道。“朕不許你這樣說九皇叔!”慕容文暄冷著臉訓斥道。“奴才多嘴!奴才該死!”衛忠賢打自己的臉頰,“陛下,奴才並非離間陛下與燕王殿下的叔侄之情,奴才忠心於陛下,只是想提醒陛下凡事想得長遠一點。”“以後不許再說這樣的話,退下。”慕容文暄怒得想踹他一腳。躺在龍榻上,慕容文暄興奮得睡不著,想起衛忠賢說的那番話,更煩躁了。九皇叔不是那樣的人!而此時的寧壽宮,姐弟倆險些吵起來。劉嵐徹不明白,怒火正盛,“姐,何必怕了那小子?燕王不足為懼,今夜我們未必會輸。”劉太后氣得心肝疼,“你還想率軍殺進皇宮不成?哀家怎麼會有你這麼糊塗的弟弟!”他更窩火了,“姐,我這麼做全是為了你,你怎麼可以說我糊塗?” 以退為進劉太后氣得不想說話,高坐寶座,手撐著額角。劉嵐徹完全想不通,他究竟哪裡做錯了?他一心一意幫長姐,不僅沒成功,還沒落個好,太讓人傷心了。站在一旁的中年宮女忽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