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了。他的妻子,離他遠去。他為帝,她為後,他們配合得很好。但他曾經夢想的舉案齊眉、琴瑟和諧的日子,大約永遠不會有了。一日日,也就這麼過著。一年年,也就這麼捱著。皇帝陛下是個和自己女兒一樣有完美癥結的人,他一直致力於補好皇后的心。可惜皇后也是個狠人,她說不心動,那就是不心動。皇帝甚至發現,他的殷勤,還帶給她幾多苦惱。這簡直是一種沉重的打擊。她奢望的時候,他不給;他想給的時候,她棄如敝屣。人生啊,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真是反覆無常。年紀越來越大,皇帝陛下慢慢也放下了心結。他雖然還是遺憾,還是後悔,但已經這樣了,也沒辦法。他的皇后又沒有跟他鬧性子,又沒有故意不理他,她只是不愛他了而已。再做了三十年皇帝,平王將皇帝寶座傳給唯一的兒子,自己隱居後方,做了悠閒的太上皇。他素來沒臉沒皮,整日到太后宮中,想和太后說說閒話。他經常看著太后的容顏出神:美人在骨,在氣,不在皮。她的容顏已衰老,但那通身的氣度氣質,多少人望之莫及,心中生畏。太后是個冷言寡語的人,太上皇厚臉皮來找她,她不攔;他不來,自己一個人看會兒書,打理打理花草,喂喂魚,也過得很自在。他得了什麼寶貝,也會千請萬請地要她一同過去把玩。她得了什麼新鮮的玩意兒,他也舔著臉非要跟她一同欣賞。有時候纏得她頭疼,乾脆把東西都送給他。而他像捧著什麼易碎的珍品一樣,小心翼翼地抱回去自己的宮殿。太上皇的年紀越大,對太后就越溫柔。她便是得個風寒,他也要碎碎念半天。太后常想:若是年輕時,他肯這樣待自己,自己也不會一下子那般決然。可惜了。太上皇享年七十四,臨終前,做好了一切準備。他是個追求完美、又喜歡抽風的人,臨去前,就把跟各位子孫的遺言排練了一遍又一遍,讓本來還有些傷感的兒女們一頭黑線,怎麼也哭不出來。於是等他真的去世時,子孫們些許哀傷,但被太上皇排練無數次,早已麻木。傷感不太多,更多的是祝福。如太上皇這樣性格的人,是生是死,他都能找到樂子,不必為他傷懷。也許他想說的,便是這個。太上皇對每個孩子都有一大段遺言,對太后,卻只想問她,“我這一輩子是對不起你,我現在是將死之人,你可原諒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