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少了許多的惆悵,心情放鬆了下來,拍著藍姨的手點著頭:“可不是嗎?浩志若能找個讀書人家的小姐,生個孩子也聰明,以後考個功名,不愧對列祖列宗。”“可是,世事無常,哪能規劃的那麼遠,俗話說的好,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藍姨幽幽的說:“小雨這麼一走,三年多了,也不知道在外面過得怎麼樣?二丫如今這個樣子,能不能恢復成原來的模樣還兩說呢,我覺得呀,只要他們現在快樂,比啥都強。”這話說的合情合理,李老夫人也是點著頭。“我看呀,與其找個不知根不知底的人,還不如趁了孩子們的心思,過日子就是過個心情,心情好了,這日子過起來才有滋有味。”藍姨緩緩說道。“只是,大柱比六月還小呢?女人老的快,會不會有一天嫌棄咱六月?大丫啥都好,就是認不得幾個字。”李老夫人把心裡那點憂慮全拋了出來。“您這就想多了,大柱那孩子品性好,人又踏實善良,這樣的好孩子哪找去?找人找品性,年齡可劃不出好賴人,有多少男人年紀一大把了,滿臉的褶子,還不是尋花問柳?壞人變老是常態,壞人老了變好的那是少數。”藍姨慢言細語的講著。李老夫人想想自己家輝煌的時候,結交的那些個書香門第也好,富貴人家也罷,哪家的老爺少爺不是家裡妻妾成群,外面還時不時要常常去妓院裡逛逛,隨即深有感觸的點著頭:“大柱那孩子品性沒得挑,鍾家是好人家,這麼說,六月嫁給大柱受不了苦?”“不僅受不了苦,你們還是一家人呢。您住在鍾家,六月嫁了和沒嫁不是一個樣?您老幸福著呢,多好的一樁姻緣。”藍姨笑道。“浩志要是成親了,我還不得跟著浩志走,哪能老賴在人家鍾家不走呢?”李老夫人說。“您又多心了,鍾老太太豁達的很呢,有您,有二丫娘,這院子裡每天有嘮嗑的人,又熱鬧又不悶的多好,要是浩志和大丫成了親,那您更不用走啦,您們幾個老人能聊得來,孩子們過得幸福,等以後抱著孫子外孫的,這院子裡就更熱鬧啦。”藍姨說。“浩志和大丫?”李老夫人還是不滿意,搖了搖頭。“您又想多了,浩志和大丫都那麼能幹,他們的日子只能好,不會差的,有了錢啥樣的好教書先生請不來,讀書好不就是靠個好腦子,這做生意你看二丫那聰明伶俐勁,有幾個人能比得上她?大丫學點啥,琢磨點啥一學就會,還有三丫那靈巧勁,她們這三姐妹的腦子都聰明的沒得挑,您老見多識廣的,這樣的好姑娘就是寶,以後生了孩子還不知咋聰明呢?”藍姨說到這,想著他們以後的孩子,不由抿嘴樂了,“有多少讀書人家,幾輩子也不就出那麼一二個舉人,秀才啥的,那些人家女孩子的聰明勁哪個能和大丫二丫三丫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