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1 / 1)

阿秋應了。岑三娘就問夏初:&ldo;隔壁廂房一間做了庫房,另一間我讓收拾出來做我的書房,收拾好了嗎?&rdo;&ldo;好了。少夫人要不要現在去瞧瞧?&rdo;夏初伸手扶她。岑三娘起了身,去了正堂左側的第一間廂房。兩間打通成一間,顯得極為寬敞。南窗下襬著張楠木大書桌,放了文房四寶。靠西牆是一溜同色楠木打造的書架。這些都是岑三孃的嫁妝。書架也是她設計的。不是博古架的樣式,極簡單的橫格。下方造成了一排櫃子,方便放置東西。中間有張圓形的束腰桌子,四周是圓鼓凳。上面擺了個細腰的青瓷花瓶,cha著她剪下的那枝玉樓點翠。她剪下來的時候還是半開著的。養了兩日,花全開了,散發出淡淡的清香。北窗下是一排寬敞的坑,正中擺了張方桌。鋪著墊子和引枕,上方糊著雪白的窗紙,光線明亮。她想,在上面歪著看書肯定極舒服。冬天燒了炕,還能帶著兩個丫頭窩在上面做活。這樣一來,杜燕綏如果想在臥室休息,丫頭們出入就不會受影響。岑三娘瞧著就誇了夏初:&ldo;佈置得不錯。&rdo;夏初笑道:&ldo;夫人喜歡就好。&rdo;岑三娘又道:&ldo;去把宣紙抱來。還有針線筐,找匹細綿布來。&rdo;夏初應著出了書房。過了一會兒和阿秋兩人大包小包的揍了東西進來。岑三娘已經脫鞋上了炕。她穿了件藍底碎花的綿麻家常窄袖襦衣,繫著大紅的裙子。只戴著對金耳釘,頭上斜斜cha了只長玉笄,手上連只鐲子都沒戴,簡單之極。見夏初將抱著的宣紙放在桌上,就喊她:&ldo;先扯一張過來。&rdo;夏初依然拿了一張給她。岑三娘比劃了下,讓兩人裁小了,疊成了長條。又做了幾隻細長的布袋,塞進去試了試,滿意了。阿秋和夏初這才知道她想做什麼,不由得面面相覷。&ldo;少夫人,這樣怕是不妥……&rdo;阿秋跟岑三娘時間久些,性子更活潑,忍著羞意,低聲提醒她道,&ldo;……若被人知道,會說對讀書人不敬。&rdo;&ldo;啊?&rdo;岑三娘大吃一驚。她心裡暗暗咒罵這個古板的時代。可讓她繼續用什麼香灰袋子,她實在受不了。她瞅著二婢慢吞吞的說道,&ldo;這裡就咱們三人,不說出去誰會知道?&rdo;那眼神明明白白的在說,你倆的賣身契在我手裡。傳了出去,我能落個罵名,你倆就死定了。兩婢也知道自己的命運和岑三娘是緊緊緊相連的,互看了一眼,竟發起誓來。岑三娘哭笑不得。有那麼嚴重麼?至於要賭咒發誓?可看兩人的神情,她就蔫了。古代有文官說激動了敢當皇帝的面撞金鑾殿的柱子。萬一被人無意中知道了,口誅筆伐。她不死都會脫層皮。岑三娘不敢冒天下之大不諱。她動手將宣紙抽了出來,撇嘴道:&ldo;算了吧,當我沒說過。把剩下的紙送姑爺書房去,就說我特意給他買的。&rdo;阿秋和夏初鬆了口氣。阿秋歡天喜地的抱了紙出去。岑三娘想起那香灰袋子,氣呼呼的想,不能用宣紙,就用絲綿好了。這時代還沒有棉花,只有蠶吐絲制的絲綿。一個月那麼幾天用下來,少說也要一兩匹布。一匹布五百文,一個月一兩銀子。這個,絕不能省。絲綿比宣紙貴,可不會被罵有ru斯文。這時,她看到了夏初穿的衣裳。夏初穿著絲綿麻的衣裙。岑三娘愣了愣,把新念頭又咽回了肚子裡。她心想,人家用來做衣裳,自己拿來過小日子。好像真有點不太地道。用糙紙總沒有人多嘴了吧?這個提議,馬上就得到了夏初的肯定:&ldo;少夫人實在不想用香灰袋。我和阿秋就多揉些糙紙出來。&rdo;大唐入廁用的紙偏硬,需要下人們一張張的揉過。這是大戶人家才有的,普通老百姓捨不得買糙紙的,用竹片的都有。總算解決了一樁人生大事,岑三娘長舒口氣。&ldo;少夫人,這些紙怎麼辦?&rdo;夏初心疼的問道。裁成小塊,折成長條的宣紙已堆了一桌子。府裡也不需要將它展平了拿來寫字。沒有新用途就浪費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