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基本上都是百度上度來的,嗯,反正吧,你考史料,必須會有王欽若修冊府元龜,你考會計學,丁謂的會計錄是必考項,你考歷史經濟學,有林特的茶法,你考音韻歷史學,有陳彭年有的名字,你考目錄學,有劉承規的名字,呼,奸臣都是職場牛人啊,專業職能牛到可以載入史冊而且,還都曾經從好大臣過渡過來的,從為國為民過渡過來的。嗯,俺現在不怪真宗認不出奸臣來了,要是奸臣都這是這種職場牛人外加文采風流,成績突出,過去又有愛民的政績,放現在也認不出來啊,還真是都當人才用啊!別說過去了,就換如今,能有幾個一二品大員是如此的職場牛人啊! 次日,樞密副使錢惟演入宮參見劉後。半個月後,樞密院副使馬知節在朝堂當眾舉發王欽若擅權,瀘州都巡檢王懷信等平蠻有功,王欽若不但不及時上報請賞,反而扣下不理。王欽若自為相以來,從未有人敢如此當面對他無理,氣得渾身顫抖,回到內閣,便下了批文將王懷信等人全部除官,以消心頭惡氣。三日後,已經發出去的批文,卻出現在真宗的御書房中,真宗大怒,當面召了王欽若來質問,重責他擅弄權術,遂令他閉門思過。十日後,王欽若再度上朝請罪,說了半晌,真宗方消怒氣,不料馬知節卻拉住王欽若,爭扯之間,王欽若袖間數十道本章落在地上,馬知節遂罵他奸邪之輩,平時袖藏多道奏章上朝,看皇帝眼色而呈奏章。副相向敏中,亦是王旦寇準等一派的,十餘年來亦是受王欽若打壓不少,此時見狀也趁勢出面指責王欽若,王欽若也是口才便給,以一敵二亦是毫不落下風,一時朝堂之上,唇槍舌劍、明刀暗箭紛紛亂放,兩派積怨又久,副相李迪等人此時見王欽若落了下風,更是一洩心頭之怒。整個朝堂,剎時間亂如蜂窩,只聽得嗡嗡嗡一片嘈雜之聲,直到真宗一聲怒喝,方才靜了下來。真宗大怒,拍案而起:“將王欽若、向敏中、馬知節統統轟了出去。”王欽若驟然醒悟過來,連忙伏地請罪,卻見真宗拂袖而去。數日後,表章紛上,王欽若貪汙受賄、私藏禁書、假借鬼神之名擅議皇子加冠之事等罪名被人告發,真宗盛怒之下,將向敏中、馬知節、王欽若三人一起罷免,令王欽若貶職,出知杭州。而此時王欽若的頂頭上司,正是曾任參知政事,卻當年被王欽若所陷害下貶的節度使張知白,置王欽若於昔年仇家的手下,正是丁謂之絕妙安排。到了年底十二月份,有旨意下來,本擬暫停的慶國公趙受益受冠禮照舊準時舉行。冠禮在宗廟內舉行,冠前十天內,要先卜筮吉日,十日內無吉日,則筮選下一旬的吉日。及冠禮前三日,又用筮法選擇主持冠禮的大賓。行禮時,由主持其事的宗室為大賓,文武百官齊聚宗廟之內,但聽得韶樂大作,由禮直官、通事舍人引著五歲的皇子受益穿著大禮服,下了輦車,散發自宗廟的臺階上緩步而入,兩邊臺階上俱是身著大禮服的文武百官。皇帝升御座之後,皇子先拜見皇帝,然後起身。禮直官大聲唱道:“皇子行元服。”緊接著笙樂大作,通事舍人引著皇子到大殿東側,由宗室大賓為其先加緇布之冠,並由贊冠者唱祝詞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然後皇子到殿東面,飲執事者所酌之酒,象徵性地略進饌食,再回到正殿中。則由宗室大賓取下緇布之冠,再授以皮弁之冠,再唱祝詞曰:“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皇子坐宴,再飲酒,再加正殿。最後一次除去皮弁之冠,則加以皇子的進賢冠,再次唱曰:“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老無疆,受天之慶。”到時冠禮成,於大殿北面,拜見生母劉皇后,奉上肉脯等物。由宮人接下,皇后受皇子三拜,送皇后出殿。再回到正殿中,既行過冠禮,真宗則再賜名“楨”字,為皇子冠禮後的正式名字。然後皇子再到宗廟,祭告列祖列宗。至此,這場煩瑣的元服加冠之禮,才告結束。這對於一個大人來說,也是一場累得夠嗆的禮儀,對於一個才五週歲的孩子來說,更是吃不消。早從兩個月之前,劉後便先讓他演習了數次。此番正式行冠禮時,文武大臣們看著才五週歲的小皇子不哭不鬧,一臉端莊肅穆,禮節一絲不差地完成了整個冠禮的經過,不由地心中暗歎:“皇子雖小,果然已經有君王的風範了。”冠禮過後,真宗下旨,皇子慶國公趙受益改名趙楨,封為壽春郡王,任忠正軍節度使兼侍中之職。一個月後,也就是大中祥符九年正月,又下旨以張士遜、崔遵度為壽春郡王友,輔佐皇子。再過一個月,又有旨意,命皇子就學的地方為資善堂,設資善堂眾輔官。大中祥符九年年底,下旨改明年為天禧元年。天禧元年二月,再封壽春郡王趙楨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