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頁(1 / 2)

小說:清瀾傳+番外 作者:人間觀眾

歸瀾垂了眼眸,麻木而卑微地說道:“下奴明白,剛才已經求饒討好,大將軍卻並未理會。”那親兵自以為是道:“大白天能做什麼?大將軍忙正事還來不及,哪有功夫理會你?你省省力氣等晚上,我那時幫你洗刷乾淨,大將軍再來看你定會動心。”“多謝軍爺,有勞您了。”歸瀾並沒有忘記這軍營裡所謂洗刷是怎樣的粗暴折磨,他卻不怕,反而比剛才鎮定了一些,對那親兵真心存了幾分感激。龍傲池讓人給他打了記號,證明是要留他性命,否則哪需如此費力?只要能吸引龍傲池的興趣,付出怎樣的代價都是值得的。為人的自尊,他從來不曾擁有,還怕失去麼?把自己想象成一個任由摧折的物件,心裡似乎就可以好受一些。14動心忍性(中)龍傲池拿著信函回了自己的寢帳拆開,仔細閱讀。賢王齊樂川的字一貫是豪邁灑脫的,只看這字很難想象會是出自一個常年纏綿病榻的人之手。字如其人,他學富五車遍覽群書縱觀古今,足不出戶亦能運籌帷幄,謀算天下大事,輔佐隆和帝治理江山。有賢王在朝一日,龍傲池就沒有後顧之憂,龍家軍用熱血生命為昭國打下來的領土,亦不用擔心會再度失去。如果將龍傲池比作嗜血利刃讓敵人聞風喪膽能不戰而屈人之兵,那麼賢王就彷彿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連那些被昭國征服的土地上的百姓也感念賢王的恩德。這世上有多少人畏懼著龍傲池的冷血無情,就有更多的人仰慕著賢王的仁厚溫和。事實上他們師出同門,只為了締造太平盛世,才選擇去承擔不同的責任。龍傲池常常會想造化弄人,自己本為女子,卻學了一身武藝熟讀兵書征戰在外。倘若賢王不是天生體弱不宜習武,那麼師傅是否會將賢王培養成一代名將,而只教她治國方略。其實她也明白師傅肯收她為徒,最根本的原因是龍家軍只有她這一個繼承人。但凡她有別的兄弟,鐵定輪不到她一個女子來承擔如此辛苦的責任。然生身父母不是她自己能選擇的,造化機遇也不是她可以預料控制的。她在其位謀其政,她不能辜負了父親和師傅的期望,她必須撐起這副重擔。賢王這樣急著發來的信函,並非是朝中動盪或邊疆預警,而是關於楚國的最新情報整理。這次龍家軍能順利攻下瀾國,除了龍傲池指揮有方身先士卒,兵將們不顧生死作戰勇猛以外,楚國也有一部分功勞。一年前,在賢王的謀劃下,昭國與楚國秘密結盟。盟約規定,昭國攻佔瀾國之時,與昭、瀾兩國都有接壤的楚國不得援助瀾國,不得趁機騷擾侵佔昭國邊疆。事成之後,昭國承諾將瀾國臨近楚國的兩州十城之地相贈。表面上看,只要瀾國被吞併,楚國就能不費一兵一卒得來大片土地,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實則昭國在兌現承諾的細節方面留足了伏筆,並不吃虧,穩賺不賠。當年主持定盟的賢王,在盟約裡寫的清清楚楚:第一條是楚國只得兩州十城之地,原本居住於此的瀾國百姓全部遷往昭國境內;第二條是兌現承諾時需由楚國儲君親赴昭國謁見隆和帝;第三條是雙方會商續盟結成兄弟之邦,昭國希望與楚國開通貿易互市往來,息止兵戈。第一條只留空城給楚國,掠走人口,楚國若想真正佔據那兩州十城就必須從國內遷出人口重新建設安置。但是將來若有動盪戰亂,背井離鄉的楚人最易被蠱惑逃離陌生之地重返故土,真正能紮下根的人不多,沒有一兩代是不可能恢復到此地原本興盛繁榮的模樣。第二條,需楚國儲君親赴昭國謁見才兌現承諾,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眾所周知,楚國皇帝有兩個兒子,卻遲遲不曾冊封太子。長子楚曦玉是皇后所出,文治武功樣樣優秀,年輕有為坐擁楚國軍權頗得軍心民心,但是不知為何一直不得楚帝喜愛。次子楚曦雲是劉貴妃所出,據傳劉貴妃雖出身卑微且目不能視,卻美貌非常獨寵後宮十餘載。愛屋及烏,楚曦雲自從出生就被楚帝百般嬌慣,如今是文不成武不就,經常惹是生非,人人見了頭痛。若拿二皇子與大皇子比,除了長相能略勝幾分,其餘樣樣都差了許多,可以說一無是處難當大任。有人猜測楚帝不立太子其實是有心傳位給次子,不過因為長子出身高貴才能優秀又無錯處,次子那麼差勁想扶都扶不起,才會陷於兩難。賢王這步棋是故意迫楚帝明確繼承人,無論將來楚帝派哪個兒子來昭國,定會打破原本楚國政局平衡,有望引發兩位皇子內鬥奪嫡之勢。第三條,希望兩國開通貿易互市往來,更是暗藏玄機。楚國能屹立百年不被侵略,是因其所處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楚國四面環山都是易守難攻的天險,境內氣候溫潤風調雨順,不僅適於農耕,還蘊藏著豐富的金銀銅鐵等礦產。昭國發展民生和軍事所需的資源,直接間接一多半都來自楚國。以往是兩國官方買賣,定價權被楚國牢牢掌控,交易量受到很大限制,而且楚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