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後,眼角掃視了黃同那個位置一眼,眼裡似乎帶著不屑。誰介紹來的他會不知道嗎?黃同並不在意男人眼角閃過的不屑之光,他只覺得黑板上寫著的三個字有點大,上面寫著:文炫鏡。 如此看法&ldo;現在是我們的第一節課,相信在座的各位對小提琴的歷史都已經瞭解了不少,小提琴是從外國引進的樂器,現在小提琴曲創作上都融入了我們許多我國的傳統文化,把我們的傳統音樂文化都結合在其中,而這一節課要我教給大家的並不是拉琴的技巧,而是談談如何將一首小提琴曲除了拉出節奏感外還要怎麼樣拉出它的風格,拉出它的味道,和它特有的韻味。&rdo;文炫鏡手掌撐在講臺上,嘴角含笑說著他的開場白。&ldo;我不知道大家在演奏近幾十年來我國所創作的作品時,會不會有不順手或者不習慣現象,難以將曲中的韻味拉出來,對於這種現象我不知道你們沒有深入去思考過,在座的各們在國內都有著不錯的成績,那你們認為造成這種原因是什麼,能跟大家分享或者解釋解釋,這可關係到大家以後對小提琴界的影響力,我相信在你們當中必定會有人改寫歷史,創造奇蹟,誰來說說……&rdo;氣質出眾的文炫鏡在十個人的臉上掃視了一圈,與其說是十人不如說只有九個人入了他的眼,其中不入他眼的就只有黃同,這個名不見經傳的黃同,沒有任何關於他學習過小提琴資料的黃同,已經成為世界級的小提琴師的文炫鏡自然不會去多看兩眼。十人當中有四名女性,其中一位是跟黃同打過招呼衣著打扮非常時尚的女子,在文炫鏡的視線掃到她面前的時候,她笑著答道:&ldo;文老師,也許我可以試著回答這個問題,我想談談我對此問題的見解,希望你不會笑話我。&rdo;禮貌而輕鬆的語氣讓課室內的氣氛明顯比剛才好了些許,但這對黃同而言並不影響他的感覺,他也不知道自己現在處於哪種程度,對於創作,他以前跟在東鑫哥身邊的時候,有跟在一旁學習,有時候會加上一點自己的看法,當然他的看法是比較簡單,也就是對著東鑫哥寫出來的樂譜哼哼自己覺得較順耳的調調,有時候東鑫哥會採納他的單調,有時候會跟他討論,有時間還會教他如何把音樂上下結合,如何讓音樂有開始,有高/潮,有結尾。創作音樂最首先是要感動自己,只有在把自己感動後才能讓更多人感動,也才能讓更多人聽懂自己的音樂,東鑫哥總會笑著告訴他,總有一天,中國也會有很多人參與到小提琴音樂創作之中,那時候他的人生就圓滿了,他還告訴黃同,希望他能夠跟自己一同奮鬥,這是個偉大的目標,也是一種理想,黃同當時不懂,也許現在從文炫鏡中的話他開始懂得了些。文炫鏡對何豔鈴點了點頭,同時也鼓勵其他的同學,笑道:&ldo;當然不會笑話你,大家都有自由議論的權力,我也希望大家都能漢中湧躍的發表自己的見解,讓我大家一起探討探討,就把這節課當作是為了我們有個新的開始而作的鋪墊。&rdo;&ldo;文老師,我認為造就這個原因的是由於在我們學習小提琴的時候,灌輸給我們的文化都是來自西方,而我國現在湧現的各類小提琴曲都帶有中國傳統文化,這對我國小提琴的發展是非常有利,但如果要把小提琴發展得更好,而且讓我們這些新一代的小提琴手不至於在拉琴的時候遇到瓶頸,就應該讓我們在學習琴的時候融入更多的中國元素,讓小提琴的文化在中國發展壯大,西方文化固然要學,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所生活的地方,這應該是我們在拉琴時為何為出現不順手,不適應問題的原因之一,不知我這樣說得對不對?&rdo;何豔鈴今年十八歲,剛考上中央民族音樂學院沒多久,她向來是個高傲的女生,由於琴拉得好,從小受到大人與同學的關愛非常之對,對自己也總是充滿信心,現在她從文炫鏡的臉上看到滿意的表情,於是臉上自然也帶著更多的驕傲,不由對抬了抬下巴。文炫鏡自然也如她的意點了點頭,讓揚起下巴的某女坐下,&ldo;何同學這個見解很好,分析得很到位,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的學生有不同的見解,或者補充也行。&rdo;這時候有個帶著眼睛長相普通的男同學站起來,他叫陳明,長相平平,臉有些圓,身材也比較圓,看起來是有點胖,但這並不影響他的琴技,反正在這麼多人當中,他在各大比賽中拿到的獎項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