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1 / 2)

小說:嫡女成長實錄 作者:御井烹香

若非如此,自己也不會將老九房目為良配……王氏一時倒有些出神,同那媳婦好言好語了幾句,米氏自然命人將她帶下去奉茶。因見小姑子走神,便笑道,&ldo;就是我們也嚇了一跳,桂太太這幾年來,很少有待人這樣客氣的。非但打發了手底下有臉面的媳婦來請,還紆尊降貴,叫了你一聲嫂夫人。&rdo;&ldo;我們家那口子要比老帥年輕了幾歲,這聲嫂夫人,桂太太是真的客氣了。&rdo;王氏倒不介意米氏話裡微微的酸意,自覺面上也有些光輝,吃了幾口茶,又不禁嘆息,&ldo;在村子裡住了半年多,幾乎都把自己當個村婦了,哪裡還記得身上是帶誥命的。還是進了城裡,才有了些往日的味道。&rdo;&ldo;你們老太太不忘本,發達了也還是老樣子。&rdo;米氏不禁微笑,&ldo;我們在西安這三年,四時八節,都打發人送節禮來。倒是沒甚好回送的,說來也有愧。&rdo;婆媳之間縱然不合,但當著孃家人,還是捨得為自己做面子的。王氏心頭千般的苦,頓時又不願往外說了,沉默了一會才道,&ldo;說起來,大郎、二郎也都到說親的年紀了吧?&rdo;總之如今不比王家得意時,傷心話說多了也是無味,又沒有多少喜事,說來說去,還是隻好說西北的戰況同糧況,米氏扳著手指頭只是算,&ldo;都說江南魚米之地,真是一點不錯。咱們福建就是富庶,真到了荒年,地裡沒收成了。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怎麼都能活,這邊就不成了,你看看,就因為兩年收成不好。你們什麼樣的人家,也這樣苦起來。&rdo;其實楊家村放言西北,都是有數的村子裡了。就是去年那樣艱難的年景,村子裡也都沒有餓死人,只是住在村牆邊上的下人們有些無法生活,收拾包袱外出謀生罷了。王氏想到諸家村不但在更貧瘠些的甘肅,而且還遭鬍子搶了一把。女兒嫁過去,雖然不是宗婦,卻也勝似宗婦。要是老人家腦筋死板一些,竟不願意放嫡長孫外出,想必在西北戰事出一個結果之前,都要費盡心思操持家務,對戰事就格外多了幾分抓心撓肺的關切。她就壓低了聲音問米氏,&ldo;說起來,你經常見桂太太的,怎麼樣,戰事如何,有訊息嗎?&rdo;米氏的神色更陰沉了些,只是輕輕搖頭不語,過了半晌才道,&ldo;其實三娘子說得一點錯沒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件事,根本來說還是看朝廷。我看……皇長子千歲這一次做得過分了,桂家本來立志明哲保身,這一年多的仗打下來,倒是有些心灰意冷的樣子。和許元帥非但沒有互相猜忌牽制,走動得還越發密切起來,互通有無,糧草都是一塊用的。要不是許家只有幾個庶女,身份低了不說,年紀也小了幾歲,桂家又沒有庶子,我看兩家是大有結親的意思了。&rdo;滿朝文武,誰不知道許家是最鐵桿的太子黨?難怪會把主意打到小四房庶女頭上,畢竟有個岳父在那裡,小四房大爺不是東宮黨也是東宮黨。王氏不禁低眉不語,又多添了幾分心事,慢慢地道。&ldo;怎麼說都是嫡子,娶個庶女,又不是續絃呀、填房,說出去總有巴結的意思,也不大好聽的。我看老九房行事,還不至於這麼沒有章法。&rdo;大凡天下的嫡太太,只要看著姨娘、庶子、庶女,天然都有三分的酸意。任是彼此再談不上來的,一說起此事,頓時同病相憐,米氏嘆了口氣,想了想又道,&ldo;是這麼個理,但天下事,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出來的。就是不合情理,我看西北也沒人能給桂太太顏色看,還不是憑著她怎麼喜歡怎麼辦了。&rdo;未進桂家門,王氏心中已經先涼了三分,她面色沉了片刻,見大嫂似乎發覺要問,幾乎是立刻又轉移了話題。&ldo;現在進來的糧食都在西安轉運,恐怕各家各族都有人在西安常住吧?也不知道明日裡席上會有哪些奶奶太太們,這裡不像京城,送來的帖子上是要寫全賓客的,倒要廢點心思來猜。&rdo;米氏果然不疑有他,興致勃勃地道,&ldo;少不了牛家四太太的,還有諸家姑奶奶,新出爐的慕容家親家母、張家太太,大差不差這幾戶人家,關隴地方小,能做你陪客的,也就是這幾戶人家了。&rdo;的確,西北幾家大戶,慕容家不多說了,和自己也算是沾親帶故。牛家本家現在正是顯赫的時候,皇后雖然無寵,但索性膝下有個太子,這麼多年來和許家合力,也算是要捧出來了,還有諸家更不必多說。至於張家,倒要更東一些,雖然也算是關隴世家,但這些年來最出名的反而是那個名滿天下的張唯亭。自己丈夫走的又不是文人領袖路子,倒是可惜了大哥沒有女兒,要不然,現成就是鼓吹的好幫手&he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