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肉桂、八角、丁香、小茴香籽)抓拌均勻。白菜葉子用開水焯過,變軟,鋪到籠屜上,把攪拌好的紅薯粉條碎鋪滿整個籠屜,大約兩指厚,上籠屜上蒸熟。滿屋子都是肉的香味。從籠屜里扣出來後,晾涼。吃的時候切成長方形的薄片,碼入碗中,倒入高湯,上籠屜蒸熟。這時候的就叫【扁垛】,端上席來的扁垛,變得軟軟的,像豆腐一樣,但是是灰色的長條塊。入口滑嫩鮮香。
紅薯蒸熟,捻成紅薯泥,搓成鵪鶉蛋大小的圓球,放入油鍋裡炸過,晾涼。一般這些過年的席上大菜,都會炸上一盆,備著過年之前和過年後用。等吃的時候,也是碼入碗中,撒上白糖,上籠屜蒸熟。吃的時候橘紅色的丸子,散發著甜香,入口香甜可口。
紅薯粉條煮熟切碎,再混合上紅薯澱粉,高湯,蔥姜碎末,鹽,五料面(花椒、肉桂、八角、丁香、小茴香籽)抓拌均勻。用手攥成丸狀,下油鍋炸成焦黃,撈出備用。一盆丸子,即使是直接 當零食吃,帶著嚼勁兒,帶著肉的鮮香。上席的時候也是碼入碗中,倒入高湯,上籠屜蒸熟。比扁垛捎有嚼勁兒,入口滿是肉香。
泡好的江米,紅棗,紅豆,撈出,碼入碗中,上籠屜蒸熟,撒上白糖,就是蒸糯米飯。(其實這是 從南方傳過來的蒸八寶飯)但是因為北方的食材沒有南方那麼豐富,所以就只是蒸糯米飯。吃的時候用勺子挖了吃,滿口香甜軟糯。
子璐只記得在家鄉的紅白喜事上,都會吃八大碗八小碗。記得的八大碗就是:紅燒肉、蒸扁垛、蒸丸子、蒸紅薯丸子、蒸糯米飯、小酥肉、牡丹燕菜、紅燒鯉魚。
那牡丹燕菜子璐記不清怎麼做出來的,但是記得要把雞蛋攤成極薄的餅,不知道用的什麼染成不同的顏色,切成條塊,下鍋做湯的時候漂在湯上,就像牡丹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