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美味(1 / 3)

冬天的時候,北風呼嘯,瑞雪初降,北方的大地一片肅穆,養魚池的水也凍了厚厚的冰。

小時候子璐也和小夥伴們到養魚池的冰面上玩耍,小孩子們就讓大人拉著滑,也有的人家做了專門的冰車,讓孩子坐在冰車上自己用兩根鐵釺子杵著滑,或者大人拉著冰車上的繩子滑。還有一些大人會在冰面上盤旋舞蹈。看的子璐很眼饞,後來終於有一位伯伯給子璐做了一輛冰車。子璐和小夥伴們一起開心地在冰面上跑著,滑著,跑的滿頭都是汗。

下雪的時候,子璐和同窗們也一起打雪仗,堆雪人。子璐並不知道其實自己挺喜歡也堆的挺好的。有時候只是用幾捧雪,子璐就能做出一個小巧可愛的雪人。用樹枝、樹葉來裝飾。還有一次子璐做了好幾個雪雕動物,有大公雞,有食鐵獸(熊貓)、獅子、兔子、小牛。

子璐書法繪畫、琴技都是一竅不通的,如今居然能把小小的雪糰子變成各種不同的樣式,也讓小夥伴們震驚了。

大約就是小時候跟著大姨做一些棗糕麵塑有一些基礎,所以堆雪人也沒難倒她。因為大夏皇帝治理有方,國家安定,其他國家也不敢來侵犯。表哥來京城做工,其他親戚家中的兄弟姐妹們也都長大能幫助家裡幹活兒。慢慢地家裡也有了一些餘糧、餘錢,生活上終於也能吃飽飯了。

每年的中秋節,按照家鄉的習俗,出嫁的女兒要蒸了棗糕給孃家送去半份棗糕,孃家給回半份自己家蒸的棗糕。

用當年的新麥子磨的白麵,發麵,把紅紅的幹大棗洗乾淨切開,或者去核備用。按照蒸鍋的大小,把發好的面擀成一個大圓餅鋪在蒸籠的籠布上,圍上一圈麵塑的豬頭,圈裡放紅棗和麵塊。上面再放一個小一些的麵餅,邊上盤一條麵塑的小龍(也就是蛇),用綠豆做眼睛,豬頭裡面也裹了紅棗,用紅豆做眼睛。如此再放一層,在最上面蓋一個小號的圓餅,捏上花邊,上面還可以放一個麵塑的小兔子或者蝴蝶,小魚都可以的。剩下的發麵,也會用來做成小鳥、蝴蝶、魚、佛手瓜、壽桃、麥垛等。當然裡面都會塞上去了核的甜甜的紅棗。這些小麵塑都是給孩子們做的。

蒸熟的時候,滿屋子都飄滿了麥子的發麵香味和甜甜的紅棗味道。揭開蒸籠的蓋子,熱氣升騰起來,這香味愈發的濃郁了。裡面的棗糕已經漲大,飽滿,圓潤,潔白有光澤。輕輕地用指頭按一下,很快就回彈起來。

把棗糕從籠屜裡面扣出來,再蓋一個篦子,再一翻,就平穩地躺在篦子上了。各家的棗糕蒸都是作為禮物,給人回禮的,所以蒸的水平如何,自然有人評說。哪家的手藝好,都是在村裡人嘴裡經常誇讚的。大姨手巧,自然每次都是被誇耀的。

來了京城,大姨也每年團圓節都蒸棗糕,但是她胳膊疼,揉麵揉不了多一會兒就受不了。所以就喊子璐來幫忙揉麵,子璐很喜歡這些,也幫忙做一些壽桃的裝飾,或者蝴蝶的翅膀、小魚小鳥的眼睛等。每年都做,因為離家鄉遠,姨夫和大姨就把棗糕切了送給關係好的同僚鄰居朋友。

大姨也教會了子璐擀麵條。潔白的麵粉里加上水,攪拌成小面碎兒,然後反覆揉捏到一起,揉成一個光滑的麵糰。再把從家鄉帶來的紅薯澱粉(乾燥的塊狀的)壓碎,壓成粉,用擀麵棍把麵糰擀成麵餅,再捲到擀麵棍上一下一下的推著這面棍來回擀,還要換了不同的角來卷,這樣麵餅就被擀的越來越大,越來越薄,這期間如果面太軟,可以撒一些澱粉,防止粘連到一起。

擀好之後,再把這些面疊到一起,疊成長方形的條,用刀切成條狀,有的時候切的細,有點時候切的粗。

鍋裡的水咕嘟咕嘟沸騰的時候,就把麵條抖開下入水中,滾幾滾,麵條就熟了。

如果是夏天就吃蒜麵條,就是過了涼水的麵條,上面澆上雜碎的蒜瓣和鹽油醋調成的蒜汁。麵條煮的時候放一些菠菜或小白菜等當季蔬菜。這樣又清爽又美味。子璐還曾經在房子後面種過莧菜和荊芥。大姨就經常摘一些嫩葉,放入麵條裡,味道就更好吃了。

如果是冬天就吃糊塗麵條,需要把玉米麵小火炒香,然後鍋裡的水中加入小米,黃豆,花生熬斷生,再下入麵條,青菜,粉條,冷水調成糊糊的炒麵,出鍋前放入蔥薑蒜和香油鹽調好的料汁,攪拌好,就成了一鍋熱乎乎,香噴噴的糊塗麵條。吃的時候稠糊糊的,加醋和辣椒。炒麵的香味,花生的香味,夏天曬乾的香菜的味道,在舌尖縈繞回味。吃起來又暖和,又痛快,恨不得把碗舔乾淨的受歡迎。

子璐廚藝不精,但是做的最順手的就是簡單的清湯麵,鍋裡下麵條,隨意丟幾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