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發展區域經濟(2 / 3)

小說:去大明扶貧 作者:飛獴在天

,內來的移民明顯沒有二月份的多,也有兩千多戶。陸路來的,張信就把他們都把留在廣寧府,經營種遼王的十萬畝王府私產。水路來的,張信就通知黃湜把他們暫時留在遼陽城。

因此遼西和遼南的屯墾都開展得比較順利。

接著,張石又報告了軍事方面的情況:

“去年回山東和應天過冬的遼海水師船隻已經返回遼東,只有吳傑親自帶領的六條大船自從押送戰俘隨楊文大軍南下後,至今沒有音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瀋陽以東的女真各部,自得知鎮守瀋陽的瘟神朱大能和鎮守開原的宋忠帶領精銳出征後,多次騷擾了瀋陽、開原和銀州等城,最遠處打到了遼陽城,對明軍造成的人員傷亡不大,但影響了春耕的進度。”

“我本來制定了一個對女真人的清剿計劃,突然接到曹楚材從雙遼發來的飛鴿傳書,只好暫停清剿,轉而應對元軍小股部隊的偷襲。看來,這女真人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朱植聽了後,仍然沒有表態。現在工作千頭萬緒,他得好好思考,好捋捋再說。

下午,遼王回到懿州,重點檢查了這裡的春耕情況。

徐德並沒有去遼陽支援遼陽的書呆子黃湜,而是繼續留在廣寧和懿州兩地,專心致志地搗鼓那土豆、玉米、紅薯、花生等稀奇之物。

徐德總覺得,他對這些後世精心培育的優良作物也不是太瞭解,沒有兩、三年摸索總結,是達不到最佳產量的。

去年的種糧勞模評比,李喜旺和宋才都出盡了風頭,自己就落了個酒神的名頭,今年一定要充分利用好經過後世培育改良的種子,也要帶出十大土豆勞模、十大紅薯典型來。

他現在已經基本摸索出土豆和紅薯的一年兩熟套路來了。還在正月裡,他就在廣寧城裡琢磨,利用大軍離開後閒置房屋裡的暖氣開始對土豆和紅薯進行提前育苗。

其實無論土豆和紅薯育苗,都十分既簡單,順應天時就行。

這兩樣作物產量是小麥的十倍甚至二十倍,但是種子太少,還不能大面積推廣。特別是土豆,對種子需求量極大,一畝種子需要兩百斤土豆,都快趕上一畝雜糧的一年產量了。

當地人寧願種小米這種產量低的雜糧,也不願意種土豆。畢竟一粒粟子萬粒糧,一畝小米只需要半斤粟子作種子就夠了。

如果繼續按部就班,不盡快讓移民看到這種作物高得駭人的產量,沒有多少人願意去種的,也許過了三年甚至十年也很難得到大面積的推廣。

所以徐德就央求沈莊和蒯富等人,又在廣寧先建了三十畝的簡易大棚,提前對土豆和紅薯進行育苗。

徐德去年收穫的土豆經過沈莊和朱植等人揮霍,只有不到一萬斤了。

徐德讓人將他們都切成小塊,擠在大棚裡培育,經過一個多月的培育,長勢喜人。

朱植到懿州的時候,徐德已經將這些土豆苗都運到懿州移植,勉強種了五十畝地。

徐德一見到遼王,就興沖沖地告訴了自己摸索出來的種植經驗:

“王爺,按照去年的種植經驗,如果不出什麼意外,到了五月底,哪怕按三千斤的畝產計算,這土豆也能至少收穫十五萬斤,也許是二十萬斤。”

“到了七月底,如果這些土豆在連續高溫的刺激下,過了休眠期,可以作為種子再運回無霜期相對長一些的廣寧,再種上八百到一千畝,這時候的總產量也許會達到三百到四百萬斤。”

“我打算這邊的農戶以後這樣輪種,二月初先種三十畝小麥,二月底種上十畝土豆,到七月中下旬,再種上十畝。”

“到時候,年底燉牛肉有配菜了,明年在全東北推廣都有底氣了……”

遼王不由抽了自己一嘴巴:“唉,這去年過年吃土豆燉羊肉是高興,不知浪費多少畝地的種子。”

為了將功補過,他連忙派人又給附近的蒙古牧民送去一批茶葉,讓牧民們今後將牛糞、羊糞都送給徐德,專門給土豆追肥。

他現在也在暢想,去年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試種,尚且能達到畝產近四千斤,今年加強後期除草、澆水、追肥,應該能夠達到畝產五千斤吧……

徐德又繼續說道:

“去年紅薯只種了一畝,雖然收穫了七千斤,又被沈莊揮霍了兩、三千斤,剩下的只能種個四、五畝,也暫時種在廣寧大棚裡。”

“實際上,紅薯對種子需求量少,只要培育出第一批苗,全身莖葉、根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