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好,小閨女才四歲,大兒子也只有十二歲。我若是不跟著,他們娘幾口怎麼活啊?”
“幸虧是去了,慶川知府陳大人對咱們是真好,現在每天發兩斤半糧食給咱們,還給咱們發種子、農具,開的荒地都是咱們自己的,我相信這明年的日子啊,一定比今年要好。”
他操著一口家鄉話,說得又情真意切,人群不由信了,少年站起來抹了一把眼淚,仰著亮晶晶的眸子問道:“叔,怎麼才能去慶川?我要去找我娘。”
矮個子指了指:“那,就沿著這條路,一直走,往西就行,大概走兩三天就到了。”
“謝謝叔。”少年鞠躬道謝,然後背起薄薄的行囊,拄著手裡的木棍,往西而去。
耿叔也衝矮個子點了點頭,拿著東西說:“走,咱們去河水縣,去慶川,願意去的兄弟,都一起。”
隊伍裡其他人毫不猶豫地跟了商去。
這一幕,不停地在橋州各地發生,成百上千迷茫的青壯年,在“好心人”的指點下,背起行囊,埋頭往河水縣而去。
很快洪河邊就陸陸續續湧來了許多尋親的人。
剛開始一天只有幾十百來人。
但沒過幾天,人數就暴增到了幾百上千。
人太多,書吏都忙不過來,因為要一頁一頁地翻登記目錄,替他們尋親,效率實在是太慢了。
而且人越來越多,橋上都站滿了排隊的人。
陳雲州看著漫長的隊伍,許久才放過來的一個人,輕輕搖頭,喚來柯九:“將人都放過來,然後按照縣域分開,每個人發個饅頭,讓他們等等,以後每天下午申時正開始統一給他們查親人的去向。”
登記名冊重新整理過,是按縣域整理的。
這樣將一個縣的人聚在一起,一天就只用查一遍就行了,能省不少時間。
每天申時以後過來的人,沒趕上當天的,就在這邊的營地中休息一晚,明天再查自己的親人去向。
這麼一分流,大橋再也沒堵著了,效率也提高了不少,變得有秩序多了。
第二天下午,一查到親人的去向,這些人顧不得很快就要天黑了,揹著簡單的行囊離開,重新踏上了尋親的旅途,不過與先前不同的是,這是充滿了希望的尋親之旅,因為每走一步,他們就能與親人更近一步,距團圓的日子更近一步。
不過也有些沒找到家人去向的。
也不知是其家人在逃難途中都死了,還是因為登記失誤等原因沒找到。
對於這些人,陳雲州也有安排,他讓人給他們做了一身統一的志願者服裝,然後安排在河邊維持秩序,給尋親的百姓講解流程規矩,勸導心急的百姓耐心等候排隊等等。
同時,還給他們每個人的胸前背後都貼了一張紙,上面寫著他們所有家庭成員的名字。
若是這些接收過他們幫助的百姓他日得知了他們家人的訊息,都可去官府報個信。
如此一來,既讓這些尋親失敗,茫然不知所措,可能造成社會不穩定的人重新尋找到了人生的意義,也給他們重新燃起了一絲尋找到家人的希望。
有了這些人做表率,很快,不少百姓也自發加入到這個行列中,幫忙做飯,維持秩序,河水縣這邊很快就變得井然有序起來。
更有甚者,還有些尋到了親人的,一扭頭又返回了橋州,去通知其他親戚了。
起初別人說慶川府有多好,他們是不信的。
但在河水縣呆了幾天,官府每天都給他們發兩頓飯,幫他們尋親,還有那些早前就到河水縣的橋州人的現身說法,一樁樁,一件件,都讓他們很明顯地感覺到了慶川官府的不同。
現在慶川官府大力鼓勵開荒,開出的荒地都是自己的,還免五年田賦,災民還有一些糧食補貼,這麼好的事哪裡去找?
不行,不能光是自己享福過上還日子,還得將親戚朋友、同鄉們都叫過來。
於是,在這些人孜孜不倦的自發宣傳下,很快不少橋州百姓都知道了慶川官府愛民如子,對百姓極好。
許多在橋州沒什麼家業,窮得叮噹響的百姓都打算舉家搬遷至慶川。
反正留下也沒田產土地,一無所有,還不如去慶川搏一搏,若是能有點地,以後也不用租種地主的土地,交納高昂的地租了,家裡人也能吃幾頓白米飯了。
於是尋親隊伍中逐漸多出了女人、小孩、老人。
吳炎沒接到陳雲州的回信,反而等到了這個訊息,氣得咬牙切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