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謀劃者,便是要在攻佔咸陽之前做一件快意天下的壯舉——焚燒掘毀始皇陵!在楚人的記憶裡,秦昭王時的白起攻楚而焚燒楚國彝陵,是一宗奇恥大辱。而今楚軍滅秦,始皇陵煌煌在前,豈能不付之一炬哉!周文沒有料到的是,在他尚未動手之際,一片死寂的大秦朝廷突發奇兵——由多年不打仗的九卿大臣少府章邯,將二十餘萬工程刑徒編成了一支大軍前來應戰了。
“刑徒成軍,章邯豈非送死哉!”
周文哈哈大笑,似乎看到了自己一舉成為滅秦名將的煌煌功業。
章邯大名,曾身為項燕軍視日的周文自然是曉得的。在滅楚兩戰中章邯正在當年,其強兵器械弓弩營的巨大威力,曾使天下大軍談章色變。然則,章邯已老,秦政已亂,刑徒又遠非九原秦軍精銳之師,周文何懼哉!如此盤算之中,周文很具古風地給章邯送去了一封戰書,約定三日後決戰驪山之東。章邯在戰書上只批了一句話:“可。卜吏等死而已。”周文一看這七個大字便紅了臉,章邯公然呼他這個將兵數十萬的統帥為“卜吏”,分明是蔑視他曾經的視日吏身份,更有甚者說他是等死而已,竟全然沒將他周文認真待之。周文大怒之餘,還是多少有些忐忑,便特意細心地察看了天際雲氣徵候。是日,秦軍營地上空盤旋著一團紅雲,狀如丹蛇,蛇後大片昏紅色雲氣瀰漫。依據占候法則,這是“大戰敗將”之雲氣相。周文最終斷定:
秦軍必敗,章邯必為楚軍俘獲。此心一定,周文大喜過望,聚集眾將部署道:“我軍敗秦,雲氣徵候已有預兆,諸位只奮然殺敵便是!部伍行次:戰車在前,步卒隨後,飛騎兩翼。但聞戰鼓,一舉殺出,我必大勝!”
如此部署,周文也是不得已耳。農軍轟然聚合,既無嚴酷操練,又無精良兵器,只是將所佔城池府庫中的老舊戰車老舊矛戈悉數整出,大體仿效春秋車戰之法,一輛戰車帶百數十步卒。號為飛騎的將近八萬騎兵,也是從未經過演練更未經過戰陣搏殺,馬匹多是農家馬或所佔官府的運輸馬,騎士多為農夫會騎馬之人,根本不可能訓練騎術與馬上戰法。如此部署,所能起到的全部作用,便是戰車、步卒、騎兵都知道了自己的作戰位置。至於打法,只能是一體衝殺,若要演變梯次,只怕連自己人都要相互糾纏了。周文雖自知楚軍情形,但對秦之刑徒軍情形更是低估。周文確信,一支由罪犯徭役與奴隸子弟編成的大軍,無論如何不可能強於氣勢高漲的張楚農民軍,楚軍的勝局是必然的,天定的。
這一日,兩方大軍如約列陣會聚了。
關中大地陰雲密佈,秋禾收盡,平野蒼茫。兩支大軍在渭水南岸擺開了戰場。背靠驪山陵的是章邯的黑色兵團,兩翼各五萬鐵甲騎兵,中央主力是十萬重甲步卒擺成的整肅方陣。方陣中央“章”字大旗下,白髮章邯懷抱著令旗金劍一臉冷漠。與秦軍相距一箭之遙的東邊原野上,是周文的難以確知數目的數十萬大軍。這支大軍服色旗幟各異,戰車、騎兵、步兵三大塊汪洋無邊人聲喧嚷,人人都驚訝好奇地指著鴉雀無聲的秦軍大陣紛紛議論著。中央一排舊式戰車上,“周”字大纛旗下是手持長戈身披斗篷的周文。
列陣一畢,周文催動戰車直駛陣前,遙遙戟指高聲道:“章邯老將軍!你若降了張楚,不失封侯之位!若執意一戰,本帥將一舉滅秦,其時玉石俱焚也!”章邯冷冷高聲道:“周文,你一個占卜小吏也敢統兵戰陣之間?作速回去告知陳勝,早早歸鄉耕田。否則,老夫今日教你知道,甚叫屍橫遍野。”周文不禁大怒,長戈向後一招,大喊一聲殺,驟然之間鼓聲動地,張楚軍呼喝喊殺漫無邊際地淹沒過來……
章邯手中令旗向下一劈,軍前大鼓長號齊鳴。兩翼騎兵在殺聲中如兩片烏雲捲過原野,向張楚大軍包抄砍殺過來。中央大陣則踏著戰鼓節奏,前舉黑色鐵盾,恍若一片刷刷移動的黑森森樹林,直向張楚大軍中鍥了進來。與此同時,秦軍陣後萬箭齊發,驟雨般撲向張楚軍。兩軍相遇轟然相撞之時,張楚大軍立即大顯亂象。戰車一輛輛跌翻,車後士卒蜂擁自梧糾纏,大呼小叫相互踐踏,面對肅殺壓來的軍陣驚慌得全然沒了章法。兩翼騎兵有自己落馬者有中箭落馬者有相互碰撞翻倒者,未進敵陣便倒下了一大半,衝殺不能四野瀰漫的自家人潮堵住了退路,變成了一團肉牆任秦軍步卒方陣砍殺推進。短短半個時辰,及至秦軍黑色鐵騎兵衝殺進張楚軍漫無邊際的汪洋人海,張楚軍終於轟然崩潰了……遼闊的原野上,張楚軍四處彌散奔逃著。周文的戰車也跌翻了。周文奪了一匹戰馬,在一隊騎士保護下拼命東逃了。
一口氣逃出函谷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