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後,林慧發現,市裡擺攤的人變多了,從街頭巷尾裡冒出不少挑著擔子推著車子的小老闆,吆喝聲此起彼伏,明明是大批工人下崗被迫求生,反而呈現出一種經濟繁榮的景象……
一行人帶著滿滿兩大車貨從羊城回來,全是新奇的款式,照樣蒐羅了不少雜誌,剪了上面的畫冊,拿夾子夾到衣服旁邊,最是吸引追求潮流的年輕人。
不知道林宏是不是見過世面受到了激勵,幹起活來特別起勁。
林慧帶回來的新款,他自己掏錢買,上身穿了,站在門口吆喝客人。
還別說,他現在身板長開,身高有個一米七在當下也不算特別矮了,再從頭到尾換上新潮的衣服,臉上架個蛤蟆鏡,按他自己的說法,太酷了!
有了活動的現場人形模特,這些新款很快就被人給搶光了,市裡掀起新風尚。
因為店鋪的價格不貴,比百貨大樓的衣服要便宜得多,不管是批發的還是單買的客人,從早到晚都絡繹不絕。
徐東昇趕緊打電話給羊城那邊的廠子增加新款進貨,訂單越多,掙的錢就越多,對方也是高興不已,態度越加友好了。
徐東昇對小舅子的上道非常滿意,給他每個月工資漲了20塊錢,以後給他留著當零花錢,不算在還債裡,差點把他樂瘋。
“跟女孩子出門,不能讓人家花錢,知道嗎?我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你幾個外甥已經滿地跑了。”
徐東昇拍拍小舅子胸口,明明當時就是透過媒婆結的婚,談物件都沒談過,還一副“過來人”的樣子,“早點談物件,我岳父岳母該著急了。”
林宏明顯春心萌動了,漲紅臉,眼神飄忽,支支吾吾,“等還完錢再說。”
肩膀上扛著債,他不可能娶了老婆來一起打工還錢,沒有這樣缺德的。
晚上,林昔把媽媽的任務給交上來。爸媽回家的時候,他們仨熬夜看電視劇被抓個正著,心虛得很,讓幹什麼就幹什麼。
林慧讓她幫忙畫了一張新出租樓規劃圖,簡易版本,用了幾種顏色的筆塗上色,簡單明瞭。
兩口子在燈下商討,塗塗改改。
“我們去看的那些商品樓小區就是這樣的佈局,在空地上蓋車棚,一樓是底鋪。我們自己拿三個大鋪子,其它的就租出去收押金。這樣一來,衣食日用雜貨都有了,樓上的住客缺什麼一下樓就能買,很方便。”
她買的地皮已經出離城市邊緣,要進城買東西確實不方便。
那些樓底下的小商鋪,優先租給樓上租客。租金相比城中心的價格要低近一半,要出租給附近鄉下百姓賣些農副產品肯定也不難。
徐東昇看著畫上的標記,除了沒有電梯,同商品樓幾乎差不離。每層樓都有十幾平的單人間,也有五六十平的兩房或三房格局,可以租給一家人。
一共蓋三棟,彼此之間都隔著距離,四面立著高圍牆,到時候也學著小區裡一樣,在門口設一個保衛亭,安全。
“我覺得可行,現在周正能管好店鋪,這幾棟樓要蓋起來估計也得費不少力氣,還是我去監工吧,別讓爹上來了,不僅麻煩還辛苦。”
林慧點頭,沒有意見,“行,那你拿去給專業蓋房的人再重新畫一張專業的房屋規劃圖,下個月就開始動工吧。”
徐東昇去找用慣了的包工頭時,得到了最高階別的待遇。
沒辦法,他已經是包工頭的最大客戶,手頭掙到的錢一大半都是來自他一個又一個的鋪子。
他手頭原本還有一個小活計,一聽說徐老闆要蓋三棟大樓,立馬把那個小活計給讓出去了,還得把自己四散接活的施工隊兄弟們給喊回來。
幹大活掙的錢才多,接下來基本也就能保證幾個月的穩定日子,不會吃了上頓沒下頓。
最重要的是,接徐家的活計,給錢大方迅速,在吃食上也不會短缺。
因為位置距離他們店鋪有些距離,工人多,來回送餐也是麻煩,徐東昇找上給自家店裡送菜的村民,在村裡請來兩個做飯手藝不錯的大娘。
就在工地旁邊起了幾個灶,每天一日三餐地煮飯,一個月下來也能掙個100塊錢,而且菜肉也是跟村裡買的。
毫不誇張地說,徐東昇在村裡跟大土財主也沒什麼區別了,一說徐家找上門,村裡人都笑眯了眼,跟迎財神似的。
這幾棟樓蓋樓的動靜還挺大,有不少人還找上門來了,問是不是在蓋商品房。甚至連房子的雛形還沒有蓋出來,就有人上門問租不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