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怎麼辦?”一家子坐在狹窄的客廳裡愁眉苦臉。
中年大叔揉揉臉,一副頹喪模樣,“還能怎麼辦,廠子倒了,遣散費都拿了。”
一個身形消瘦的中年婦女看一眼男人,又看一眼婆婆,最後看著半大孩子,咬咬牙,小聲說一句,“我們樓裡,江娘子她擺攤賣燒餅,一天掙了十塊錢……”
“不是讓你別提這事了嗎?!擺攤賣東西,你不嫌丟臉啊?”婆婆板起臉來訓話,顯然兒媳婦已經不是第一回提這事了,只是被她給罵回去了。
中年婦女緊抿嘴唇,頭回這樣大聲反駁婆婆,“只要能掙錢養活一家子,丟臉又有什麼要緊的?總不能讓孩子連書也讀不上吧?再說了,那麼多人都下崗了,擺攤的人變多了,誰又瞧不起誰?沒飯吃那才叫人瞧不起呢!”
婆婆心裡不得勁兒,嘟嘟囔囔的,“說出去多丟人啊!我兒之前是廠子裡的小領導,說出去都威風。真要出去當個體戶擺攤賣東西,我過年都不好意思出去串門了。”
“再說了你這個當媽的,也不怕孩子在學校被人笑啊?”
孩子也是懂事的年紀了,他梗著脖子喊:“我不怕!有人笑我我就罵回去!”
望著孩子的臉,郭叔輕輕撥出一口氣,孩子才小學畢業,怎麼著還得繼續往上讀六年書,學費不能斷了。老婆說得對,再丟臉也比餓死強。
“做吃食得備不少東西,我們手裡頭的錢不多了,還是得找個簡單方便的活計。”
中年婦女眼前一亮,男人這是同意她的提議的意思?
“我之前路過和平路,那裡有衣服批發店,咱先少少的進一些貨,看看能不能賣出去。”
郭叔點頭,“行。”
於是兩口子不顧老孃的黑臉,進房去點錢了。
家裡有輛舊三輪車,兩口子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到和平路老三家的成衣店。他們去得早,店裡還沒開門,不過店外已經有不少人跟車子在排隊等著了。
郭家兩口子一人在外邊停好車,守著,別被人給推走了,另一個人則排進了隊伍裡。
郭叔立起耳朵來聽人聊閒話。
“老李啊,你前天不剛過來拿貨嗎?今天咋又來了?生意好哇?”
“哈哈哈哈,你個老貨別想著套我的話,你不也是三天兩頭過來拿貨嗎?口袋裡賺的也不少吧?”
先開口問的人打哈哈,“一般一般。今天打算進多點貨,跑遠一點,省得隔不久就要浪費時間來排隊。”
“也是,這排隊進貨也是得趕早,不如拿這時間去多賣兩件,能多掙兩塊錢。”
“這回你打算進多少貨?”
“先進個200件吧,尋摸個新地方,等定下來了再進多點。”
“我要進個500件,把家裡人都派出去……”
郭叔在一邊聽著,掌心裡冒了汗。一次進個200件500件的,那成本都得上千了,還不算多?
又過了十幾分鍾,店門終於有動靜了,從裡頭往外開門。
一個人高馬大的男人先高喊:“要批發進貨的,一次先進五個人,省得裡頭亂糟糟的。”
過來進貨的顯然也是明白規矩,老老實實站在隊伍裡。搞批發的人進貨多,先在前頭大廳看展出來的樣品,選定了尺碼和數量,再到後頭倉庫去拿貨。
要是一次性全湧進去,吵吵嚷嚷的,反而誰都做不好生意。
當然了,如果是想單買一兩件衣服的,一次進十幾個人都沒事,另外有人給接待。
郭叔正好是第五個,第一批進了門。那些進貨慣了的小商販熟門熟路,還結伴有商有量的,郭叔擦擦掌心的汗,小心翼翼地跟在幾人後頭學。
或許是他眼生,也可能是因為他的動作太拘謹,前頭那個開大門的男人走過來招呼他。
“大哥你今天第一次來?有什麼問題你都能問,我給你解答。”
郭叔咽咽口水,聲音有點小,“你們最少可以進幾件衣服?”
“一次最少能進30件。”
郭叔鬆了口氣,他就拿來200塊錢,已經是下了狠心的了。他還想著要是不給進這麼少的量,他還得歪纏一會兒。
周正見他實在拘束,也不知道該怎麼挑款式,就自顧自地介紹起來。
“……這些貨都是羊城那邊的最新款式,年輕人都喜歡穿。你要是擔心賣不出去,就買那些最常見的大眾款。”
郭家嬸子在外頭盯著一個又一個人出來,騎著車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