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的,從戰略的角度來看,餘彬的這場戰術進攻是用犧牲自己來成全了魏明濤,如果沒有他在五大湖地區吸引住美軍的主力部隊的話,那麼毫無疑問的,魏明濤後來不可能在美國西部與中部地區取得那麼巨大的,而且迅速的勝利,更不可能用常人難以想象的速度掃蕩了半個美國,為最終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當然,如果放開兩大戰區之間的競爭,從整個戰場的角度來看到這次戰術進攻的話,毫無疑問的,餘彬將自己放到了戰略配角的位置上,把魏明濤扶上了主角的舞臺!雖然從當時的情況來看,中國政府一直認為加拿大方向上的進攻才是主要的進攻方向,而魏明濤這邊的行動是次要的,這一點從兵力分配,作戰物資的分配等方面就足以看得出來了!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在五大湖以及美國東北部地區的進攻行動困難重重,而魏明濤這一路進攻大軍卻避可了美軍的防禦重點地區,來了一次漂亮的戰略迂迴,反而能夠更快的在戰場上取得突破。所以,加強魏明濤這邊的進攻力量,反而能夠更快的戰勝美國!
同樣的,也正是餘彬這次戰術進攻產生的影響,以及戰場上產生的改變,最終讓中國政府改變了戰略重點,使魏明濤得到了國內最大限度的支援,也就成就了魏明濤的威名!
從這些角度來看,顯然,這是一次因為戰術行動影響戰略局勢的典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