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以及在戰爭期間向中立國借貸的資金!
對比一下,其實就已經能夠很清楚的看出來,法國政府在治理國家方面肯定出了問題,不然怎麼會被德國人超過呢?當然,這也是法國為什麼要在阿爾薩斯 林問題上寸步不讓的原因了,因為這裡的資源可以給法國帶來幫助,同時可以用來要挾德國支付戰爭賠款(法國就沒有放棄對德國戰爭賠款的要求)。
其實,當時全世界各地存在著這樣問題的國家不在少數,特別是一些透過游擊戰獲得勝利,由游擊隊組成政府的國家,都出現了與法國幾乎一樣的問題!比如哥倫比亞,這也是一個由游擊隊組織政府的國家。也就在哥倫比亞政府成立不久,阿根廷等幾個南美洲國家就在哥倫比亞的利益分配上產生了矛盾,差點就打了起來,最後如果不是中國出面斡旋的話,恐怕哥倫比亞剛剛獨立,就要爆發一場新的戰爭了!同樣的,非洲的好幾個國家也是這樣的情況!而這隻能說明一點,即這些國家的新政府在治理國家方面確實缺乏經驗!
法國政府缺乏經驗,再加上其高傲的民族本性,就讓法國成為了歐洲地區最大的刺頭!就在基本上所有歐洲主要的國家,甚至連西班牙,義大利這類在戰爭期間與中國關係忽近忽遠的國家都先後在《國際邦聯憲章》上籤上了名字,法國都沒有表示支援,而是一直在懷疑中國的用心,蠱惑其他的歐洲國家不要上了中國的當,想自己在歐洲拉起一支隊伍與中國抗衡!
當然,法國政府當時的心態是可以理解的,他們認為自己是歐洲戰爭最大的貢獻者,不管是在對付俄羅斯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