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西面指揮戰鬥了。這一來,透過在資訊方面取得的優勢,阿根廷空軍儘量利用遠戰來消耗歐洲戰機,而彌補了在效能上的差距。空戰的優勢已經逐漸向阿根廷這邊轉移了。
在戰場迫切的要求下,歐洲聯合艦隊被迫向馬島靠近,並且派遣了以義大利的“加里波第”號航母,以及西班牙的“阿斯圖里亞斯親王”號航母為核心的先遣艦隊,到馬島附近實行對地支援,以及協助空戰的任務!
其實走到這一步的時候,歐洲的戰爭部署已經被打亂了,他們已經無法集中起優勢兵力對阿根廷部隊發動衝擊,而且艦隊的行動也被限制住了。在找到對付J…14這種極端戰鬥機的辦法之前,歐洲聯合艦隊是很難擺脫戰場上的這種限制的。所以,此時,歐洲聯合部隊的指揮者內部,也產生了分歧。
以聯合艦隊指揮官為首的法國,義大利,以及西班牙的軍官主張放棄第一次的登陸行動,在撤回部隊的同時,對馬島上的阿根廷軍隊進行更猛烈的空中打擊,等到阿根廷軍隊被消耗得差不多的時候,才發動新的登陸行動。這些指揮官的想法是要控制部隊的傷亡,並且用盡量小的傷亡代價來贏得這場戰爭,因為巨大的傷亡,已經讓歐洲國家支援不下去了。當然,正是因為登陸部隊,限制了聯合艦隊的行動,讓本應該發揮更大作用的聯合艦隊被框在了這個侷限的範圍之內,無法將實力完全發揮出來。但是,如果這麼做的話,歐洲部隊計程車氣肯定會受到很大的打擊,而且戰爭的進度將被延遲,甚至失去再次登陸馬島的機會!
以地面部隊指揮官為首的英國與德國將領則認為,應該在繼續保持對馬島上阿根廷軍隊的打擊力度,同時支援第一登陸場上歐洲部隊的情況下,想辦法迅速的開闢第二登陸場,從阿根廷軍隊身後插上一刀,以求在地面行動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此時,歐洲聯合部隊還有1萬多兵力沒有投送到馬島上。所以他們還是有足夠的實力在別的地方再開闢一個登陸場的。而這些軍官是想在頂住傷亡的同時,迅速的贏得戰爭的勝利,加快戰爭的步伐。當然,這麼做的話,確實能夠牽制阿根廷的地面部隊,但是卻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是能不能保持在兩個登陸場上的制空權,如果做不到的話,那什麼樣的行動都無法改變戰場上的局勢。第二,就是歐洲聯合艦隊能否同時在兩個登陸場上佔據優勢,如果不能的話,那麼就只是將更多的部隊陷進去,而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正是因為這種在戰鬥決策上的分歧,讓歐洲聯合部隊很難採取有效的行動來解決當前的問題。隨後的幾天之中,歐洲聯合部隊仍然在登陸場上抵抗著阿根廷軍隊施加的巨大壓力,而歐洲的戰機也在與阿根廷的戰機戰鬥著,但是卻沒有采取有效的行動!
在歐洲聯合部隊登陸馬島10天之後,歐洲人終於在決策性的問題上取得了妥協。雙方都做出了讓步,既在繼續保持對登陸部隊的支援之下,放棄開闢新的登陸場,而是將所有部隊都投入到以有的登陸地點,以求在這裡解決戰鬥!
此時,英國的“海上移動基地”也已經恢復了動力,並且前進到了距離馬島只有450公里的海域,開始派遣戰鬥機對地面部隊提供強有力的支援!而這一來,歐洲聯合部隊已經能夠為登陸部隊提供500架以上的戰機支援。阿根廷此時卻只能為馬島提供300架左右的作戰飛機!而隨著歐洲艦隊的前出,現在已經解決了指揮空中戰鬥的尷尬局面,所以,在空中力量方面,歐洲人重新奪回了優勢,地面上的戰鬥也隨之發生改變了!
因為失去了空中優勢,阿根廷地面部隊已經放慢了進攻速度,最後甚至放棄了進攻,退回到了自己的防線上,開始使用遠端火炮對歐洲部隊進行壓制與反覆的炮擊。而歐洲地面部隊因為沒有強大的炮兵,而其空中力量的主要任務還是與阿根廷空軍爭奪制空權,所以對阿根廷炮兵的反擊很微弱,甚至沒有反擊!但是,在徹底的取得空中優勢,並且對阿根廷地面部隊進行壓制之前,歐洲軍隊是很難在戰線上取得突破的。從兵力上,火力上,以及裝甲力量上,歐洲登陸部隊都不佔優勢,如果貿然的發動突擊行動,那這是讓自己計程車兵去送死,而不可能取得任何的成果!
而從這方面可以看出來,阿根廷與歐洲之間的地面戰鬥就是一場拉鋸戰。在自己這方佔優勢的時候,儘量利用優勢條件,迅速的擴大自己在地面上的行動,爭取到消滅更多的對手,以及奪得更多的地盤。而當自己這邊不佔優勢的時候,又會迅速的收縮戰線,以確保自己在戰鬥中的成果!
拉鋸戰就是消耗戰,在雙方資訊取得方式相當的情況下,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