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部分(3 / 4)

小說:華夏春秋 作者:圈圈

的負擔了!而這大概也是中國在戰後做出其重大決定的主要動力吧!

當然,中國在戰爭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還不僅僅是這些。比如,當時中國的軍人比例就已經高得嚇人了。當時中國人口為6億5000萬,雖然社會人群的年齡結果已經趨於合理,但是中國卻在戰爭的前三年投入了1500萬軍隊作戰,產生了大概350萬的重傷員。也就是說,幾乎每40個人就要供養一名軍人。而在那個時代,一個國家的軍人比例控制在1/100才算是比較合理的,畢竟這已經不是農耕社會了。而相比之下,美國用4億人支援了750萬軍隊,其比例為1/53,別的國家的這個比例都要比中國低得多。由此,中國需要承擔的社會壓力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可以說,當時中國是頂著巨大的國內壓力在進攻的,而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雖然中國的總體國家力量要強於美國,但是毫無疑問的,進攻的一方所需要付出的代價遠比防禦的一方要大得多!這種代價不一定是軍隊付出的代價,也可以是國家經濟上承受的壓力!比如,在前3年中,中國一共耗費了40萬億的軍費用於進攻,而美國方面,其防禦所需要的代價僅僅等同於25萬億人民幣!雖然,在戰場表面上看起來,美軍的損失更慘重,但是實際上,中國方面的消耗要嚴重得多!比如,僅僅從軍隊消耗的彈藥方面來看,中國軍隊在前3年消耗的彈藥就是美軍的5倍!而彈藥消耗,在整個戰爭期間都屬於最主要的軍費開支!

當然,考慮戰爭因素不可能是從這種片面的角度來考慮的,但是毫無疑問的,中國在3年的戰略進攻中所消耗的戰爭力量遠遠的超過了一般人的想象!而經過了3年的消耗,中國在此時轉變戰略方針,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了!

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國選擇透過戰略防禦來消耗美國的戰爭力量,這是非常正常不過的事情,而且也是最明智的選擇。當然,要轉變戰略方針,這對整個軍隊,甚至整個國家計程車氣來講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即使在轉變戰略方針的同時,中國也不能夠做得太明顯!因此,就在中國中央領導已經決定要暫時停止進攻的時候,仍然在讓總參謀部制訂下一步的作戰行動,而這其中,就有兩個主要的焦點,即在中美洲地區的登陸作戰,以及在大西洋上的戰略進攻!

這些問題主要還是集中在海陸空三大軍種的利益上的。從海軍的角度出發,當然是希望在大西洋上進行戰略反擊了,因為這樣的話,可以充分的發揮海軍的力量,使海軍成為下一階段的主導力量。但是,從陸軍與空軍的角度出發,下一階段的進攻作戰就應該在美洲大陸上的進行,因為更能夠突出陸軍與空軍的重要性!

當然,這些爭論是始終都存在的,早在進攻夏威夷群島之前,就一直存在著這個爭論。當然,魏明濤還是主張進攻美洲大陸的,因為這樣能夠更快的進攻美國本土,以求更快的結束戰爭。但是,隨後當魏明濤理解到了戰爭不可能很快結束之後,也就認識到,其實任何戰略進攻的方案都不可行,現在中國必須要積蓄力量了!而此時,魏明濤也沒有時間參與這樣的爭論,在結束了夏威夷群島的作戰行動之後,他被調入了總參謀部,在一個特別策劃部門擔任領導工作。雖然該部門的實際工作情況並沒有對外公佈,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應該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部門,因為魏明濤不但可以直接找總參謀長討論問題,而且還可以隨時去晉見元首,向元首提出自己的意見。僅僅是這一份權力,就已經決定了魏明濤工作的重要性。當然,這也讓魏明濤惹來了不少的嫉妒眼光。

作為一名軍人,魏明濤的發展軌跡是相當順暢的,雖然在軍隊中,他也犯了不少的錯誤,並且幾次差點就丟了官,但是實際上,魏明濤的地位從來沒有受到過威脅。這一方面是他在戰場上的表現讓他註定會成為一代名將,而另外一方面,就是魏明濤的眼光與判斷能力,讓他不會錯過任何一次的機會!可以說,這次成為分析美國戰略進攻的主角,就主要是因為他獨到的戰略眼光,讓他能夠先人一步的看到未來戰局的發展。而這一能力,在中國眾多的將領中,並不很常見!當然,魏明濤還有一點是很出名的,即他的膽識。很多別人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都做得很漂亮,而且勇於承擔責任與義務。這為他在軍隊中贏得了很好的口碑。這也是上級委託他擔負重任的一個主要原因吧!

要想判斷美國的戰略進攻方向,確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雖然魏明濤得到了授權,可以瞭解一些絕密材料,並且得到了情報部門的大力支援,但是他真正能夠拿到手的資料是少得可憐的。比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